视频|现场示范亲子共读 这场新书分享会有点不一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9 19:35:00
文学有光,读写有法,如何为儿童打开文学世界的大门,让读写能力伴随成长稳步提升?
在南京市鼓楼区图书馆联合亲近母语共同举办的“文学有光 读写有法——《亲近母语:我的文学课》新书分享会”上,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刘颖通过现场示范教学,为儿童开启文学之旅提供了生动指引。
图为活动现场
亲子共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讲故事》……” 分享会伊始,刘颖以《我的文学课》中收录的《讲故事》为引,生动讲述了蟾蜍为了给青蛙讲故事,尝试倒立、泼水等各种“奇怪”的方法却未果,最终由青蛙给蟾蜍讲了故事。故事讲完了,一连串启发性问题随之抛出:蟾蜍用了哪些“奇怪”的方法想故事?如果你是蟾蜍,会用什么“奇怪”的方法来想故事呢?青蛙为什么最后说“我不想听故事了”?……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暗藏教育巧思 —— 既考验孩子的记忆力与想象力,又引导他们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结,在思辨中激发思考、培养表达。现场孩子们踊跃作答,思维的火花在问答间碰撞。
图为活动现场
文学之光温暖孩子精神世界
“黄帝和皇帝有什么不一样?黄帝是人还是神?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徐冬梅以《我的文学课》中的《黄帝》为切入点,用一连串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发现场大小读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学学习的深度思考。她坦言,语文学习仅仅依靠教材、大量做题远远不够。作为亲近母语创始人,这也正是徐冬梅带领核心团队,联合全国优秀教师合力编创《我的文学课》的初衷。
这套专为小学生设计的系统性文学教育方案,精选 500 余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作为 “文学明灯”,搭配专业精密的 “四大助读系统” 学习阶梯,致力于引领孩子走进深邃广阔的文学天地。让阅读不仅成为孩子们提升读写能力的途径,更能温暖孩子精神世界、助力健全人格。
孩子们积极互动
循序渐进中守护成长时光
活动现场,一年级新生家长王天石分享的亲子阅读心得,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共鸣。“孩子什么时候能自主阅读?” 互动环节中,这一问题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刘颖给出了专业解答:低龄儿童无法自主阅读多因识字量有限,随着识字积累与阅读兴趣提升,这一问题会自然解决。她同时建议,亲子阅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平等地聊一聊,可以是书中的情节,也可以是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让阅读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
“从家长读孩子听,到孩子自主朗读,再到学会默读,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徐冬梅看来,家长不必急于求成,而应珍惜亲子阅读的美好时光,让文学的光芒浸润孩子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生命成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视频|薛玲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