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来金秋五彩调色板上的浦口,开始一场色彩与风物的对话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31 18:25:00

扬子晚报网10月31日讯(通讯员 浦轩 记者 刘丽媛)挥毫泼墨,定格美景。四方艺术湖区内,点点水墨在画纸上氤氲出湖光山色,响堂村里,油画色彩定格下山谷间的金色稻田;不老村内,寥寥几笔勾勒出安居乐业的田园风光……

近日,江苏省文联“茉莉花开”文艺轻骑兵志愿行——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名家采风团走进南京浦口,开展“山水浦口 美丽新区”主题写生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周京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陆庆龙等十余位美术名家,深入四方艺术湖区、响堂、不老村、汤泉九龙湖等地,以艺术之力“唤醒”绿水青山,用画笔描绘浦口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发展活力。

秋日的响堂,金色稻田随风起伏,一派田园风光成了游客们追寻的“诗与远方”。各类主理人工作室落户响堂,平凡人音乐会“唱响山谷”,咖啡、展览、餐饮等新业态不断入驻……艺术点亮乡村,使这里成为诗意栖居与创业活力并存的“写生圣地”。

响堂的蝶变,常常来写生的周京新看在眼里,也落在了笔上。连续两天,周京新在此创作多幅速写与水墨作品,并通过直播向公众传递浦口诗意之美。“既有田园韵味,又有山林野趣,越来越多的人将响堂作为固定写生点,也体现了这里人文、山川、田园的美好魅力。”周京新说道。

广袤的大地,就是灵感的源泉。

沿山路而上,金色稻田映入眼帘,细雨蒙蒙中,远山附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一场景在陆庆龙的油画上被永恒定格。“每次到浦口来都有新的灵感,乡村建设与艺术空间设计都充满着自然风貌与时代发展的印记。”陆庆龙表示,自己也常带学生来此写生,感受乡村变迁。

不老村里,青山如黛,碧水潺湲,大片的格桑花海中游人如织,为不老村添上一份乡野意趣。

美丽庭院里,原住村民成了南京市文联副主席、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惠泉的“写生素材”,水墨勾型,色彩绘神,转眼间,村民的神态与轮廓便跃然纸上。专注于人物写生的徐惠泉介绍,与原住民交谈,更能感知到村里人的精神气质与生活温度。“这是一个有灵气的村落,村民的这种本真状态正是艺术家要记录的时代缩影,这正反映着我们时代的百姓安居、人民幸福的状态。”徐惠泉表示。

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张兴来、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方向军、江苏省国画院美术馆馆长陈明、专职画家马帅、南通大学艺术学教师沈涛等名家,每到一处便即刻选景,沉浸于创作之中。“浦口既有北方山水的厚重壮美,亦有南方山水的灵气,非常符合我们当代山水画家的表现对象。”张兴来说。

随着采风团的脚步延伸,老山群峰叠翠、山脚栀子飘香、珍珠泉水叮咚的生态画卷被一一描摹,画笔成了连接生态与艺术的“桥梁”,“写生经济”也已成为撬动农文旅融合的新支点。

近年来,浦口区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写生经济发展,携手艺术界与高校成立写生发展联盟,甄选65处写生点位,形成“全域覆盖、特色鲜明”的写生网络,构建“写生+文旅+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同时,发布“老山万象”生态美学空间,出台《浦口区关于培育写生经济的扶持办法》《写生服务指南》等政策,为艺术创作提供全链条支持。政府搭台,艺术执笔,形成生动的“浦口实践”。

“我们通过系统布局,已累计接待包括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十几所院校师生超2000人次,有效推动了美丽风景通过艺术画笔‘破层出圈’。”江苏省美术馆专职画家、浦口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徐亚慧介绍。

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吴嫔告诉记者,此次采风活动创作的精品力作,将作为特邀作品亮相后续举办的“山水浦口 美丽新区”美术写生作品展。“这些凝聚了名家视角与笔力的佳作,不仅极大提升了展览的艺术高度与代表性,也将有效提升浦口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吴嫔说。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