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看吧!AI浓度达86%

来源: 南京发布

2025-11-01 15:04:00

○近日,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主办的《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荣获2025年缪斯设计奖沉浸式体验类奖项金奖。

○ 《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8月22日开幕,这个国内首个AI浓度86%的艺术大展‌,通过AI对《故宫三部曲》的转译,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

135天、AI算法精制

复刻故宫六百年风云变迁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故宫的前世与今生,今年8月,《故宫三部曲》人工智能艺术大展在南京洋河美术馆正式开幕。

○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主办方之一的玄武企业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峰峰表示,在此次展览中,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石智能”)依据《故宫三部曲》这部著作,搜集了数千张素材图片,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AI绘画大模型,开发智能体解析文本,使其能“读懂”历史故事、抓取关键情节和情感。

○ 同时,训练兼容了列宾、路易大卫等10多位油画大师的风格,在135天内生成了87658张油画,并从中精选了57幅,再经由油画艺术家对构图、光线、服化道进行微调,形成相对逼真的油画。

○ 最终以“变局”“承载”“守望”三大篇章,徐徐讲述着紫禁城变迁、国宝南迁守护的艰辛历程与故宫新生。

○ 作为国内首个纪实文学作品改编的AI人工智能新媒体艺术展,投石智能创新性提出了一个AI创作的技术路径,即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解析文本技术去读懂历史故事。

○ 生成相对逼真的油画,不仅使得创作整体效率大大提升,还能在文学阅读碎片化的当下,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极短时间带读者了解书中内容,让那些花费作家大量心血的作品走进更多受众,重构文学“阅读”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全息投影、AI交互、限量衍生

多感官沉浸触摸历史温度

○ 除了赏析AI“画家”的大作,在作品中阅读故宫的历史,本次展览还融入了多感官的交互体验。

○ 第一章“变局”厅内的《清宫御用画师画像馆》,以AI技术复现了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的笔触精髓。

○ 游客站在装置前即可看到自己在郎世宁“笔下”的肖像,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成为“数字御用画师”的创作主角。

○ 在第二章“承载”厅,拿起话筒,则可以突破时空桎梏与李石曾、易培基、马衡、吴瀛四位AI故宫守护者展开对话。

○ 了解故宫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民族精神,也可以扮演故宫文物登记员,帮助文物打包分类、保护文物安全迁移。

○ 第三章“守望”厅通过AI共创装置,我们可以在“墨影随行: 富春山居图”上亲手修复传世名画,体验黄公望的创作心境。

○ 作为数字艺术领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认证企业中的佼佼者,自成立以来,投石智能一直秉持“艺术+科技创新+互动体验”的核心理念,在智慧文旅夜游、智慧公园建设、主题展馆打造等领域成果甚多。

○ 在今年还发起成立了玄武区人工智能企业商会,投石智能担任首任会长单位。

○ 在文学作品转化及大学美育场景方面,投石智能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浪潮,2022年年底,联合南京大学创新推出了投石“气韵再生”AI绘画模型。

○ 该大模型以中国古典绘画大师风格为范本,通过融合大量学术资源与先进AIGC大模型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24年,该大模型已经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并在当年6月底,投石智能就已利用该绘画大模型,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媒体艺术展。

○ 今年4月,结合该大模型创建的“梵高写真馆”还亮相了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体验游客络绎不绝。

○ 同时,投石智能还联合章剑华、著名画家徐惠泉,于2025年7月在国内首次策划并创作出全球首幅人与人工智能机器算法共同创作的城市山水长卷《AI现代苏州繁华图》,成为人工智能语境下城市级形象传播的典范,并荣获2025年度法国设计奖银奖。

○ 另外,投石智能在2022年还提出了人工智能美育理念,在国内率先提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大学美育工作,并已经成功连续三年应用于南京大学本科生美育通识教育课程中。

○ 产生的AI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山陵、玄武湖等南京众多知名文旅场景中,成为大学产学研成果的示范性案例,获得2023年度江苏省委宣传部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提名奖,并连续两年参展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

○ 在城市形象可视化传播方面,投石智能所创作的2021年广州塔新春AR灯光秀作品在网络各大平台自主传播量总计高达1.32亿次,在国内迅速成为当年新的爆款文旅产品形态之一。

○ 在城市灯光节领域,投石科技创立的中国首届国际光影艺术大赛,成功组织28个国家的新媒体数字艺术家参与作品比赛,为在地城市形成了数百分钟的数字资产,帮助城市成功破圈。

人工智能赋能

玄武区擘画数字文化产业新蓝图

○ 人工智能,是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

○ 2023年起,南京市玄武区就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为基石,在全省率先启动江苏国际数据港建设。

○ 通过组建玄武大模型工厂,围绕数据的采集确权、清洗加工、合规交易、创新应用等核心环节,深度挖掘数据价值,释放人工智能对千行百业的赋能作用。

○ 同时,以建设全球数字服务商聚集区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成立玄武XR数创中心,设立产业基金、数字文旅产业联盟、VR大空间数字工场。

○ 一批本土数字企业强势出圈:投石智能、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虫洞创想(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抢抓机遇,以云计算、大数据、AI交互、数字娱乐等领域为重点,创新布局发展产业链,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辖区数字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 展望未来,玄武区也将继续培育优质数字文旅企业,发展数字文旅新业态,推动数字文旅产业集群,挖掘数字化消费增长潜力,努力探索更多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盼。

内容来源 | 南京发布、玄武发布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