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南京六合网红枫叶大道深陷“泥尘滚滚”窘境,公共资金建设的冲洗平台竟因“打滑”建成即闲置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1 10:02:00

本是秋色宜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却因绵延不绝的渣土车而变得泥泞不堪、尘土飞扬。近日,南京市六合区竹镇枫叶大道遭遇了“美丽烦恼”,游客反映,该路段因渣土运输路面残留渣土,环境并不理想。更严重的是渣土车和行人“共享”一段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更令人费解的是,为解决问题路面残留渣土问题而由政府出资建设的车辆冲洗平台,竟不能使用,成了不折不扣的“摆设”。

事发现场

合法项目遭遇游客投诉,红叶美景与尘土泥泞并存

11月1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前往实地探访发现,枫叶大道旁的一处施工场地入口处,车辆进出频繁,满载渣土的卡车裹挟着泥土往返不息,路面上残留着被碾压后的泥块,车辆驶过便扬起阵阵尘土,与周边火红的枫叶景观格格不入。现场张贴的告示显示,此处为由六合区城市管理局批复的“竹镇镇烟墩社区季山组洼地建设项目”,回填土方量约5.5万立方,建设单位为南京市六合区竹镇新市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然而,一个有合法批复的项目却和周围景区格格不入。“地面上全是泥巴,特别煞风景。”“我们拍照的时候,突然背后就驶过一辆渣土车,存在安全隐患。”。

冲洗平台建成即闲置,负责人坦言:一冲洗车辆就打滑,不敢用

这个问题早在项目建设时相关部门就已有考虑。“当时办理手续时,区一级城管部门就要求在现场建设冲洗平台。”一名项目负责人称,当时也按照要求建设冲洗平台。然而,建好的这处崭新的冲洗平台其喷淋设备却“静默无声”,未见启用。现场负责人向记者大倒苦水,他们并非不想用,“使用后车辆冲洗干净,可以杜绝带泥上路”,效果很好。但问题是,由于路面进入场地内有落差,车辆出场属于上坡,如果冲洗后,轮胎在钢板上会严重打滑。”这名负责人称,他们做过实验,上坡打滑,根本出不去。这一细微的设计疏漏,直接导致了冲洗平台处于闲置状态。

那么,冲洗平台究竟是谁出资建设的呢?“是政府建的,这样一处冲洗平台行内造价要二三十万吧。”现场负责施工的相关人士称。随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建设部门一名工作人员也抵达现场。该人士表示,冲洗平台造价十几万,确实是街道出资建设的。

建设冲洗平台的初衷正是为了确保车辆净车出场,保护周边环境。如今,这笔不小的公共资金投入未能发挥应有效益,反而因无法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此外,运输路线的选择也引发了市民的强烈质疑。一位市民指着路口告诉记者:“这个出口往左不到50米就是枫叶大道。”在游客密集的网红景点旁,安排如此大量的重型工程车通行,狭窄的道路上人车混行,让前来赏景的市民游客避之不及,安全隐患突出。

规划滞后与资金浪费引质疑,公共工程如何避免“建成即闲置”?

针对上述问题,这名六合区竹镇镇建设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在之前的周末要求工地暂停运输,并计划让施工方把钢板换成防滑的,以期解决车辆打滑问题。

采访最后,竹镇镇建设部门另一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冲洗平台不是街道出资建设的,而是一家国资背景公司,建设费用有四五万元。对于补救方案,该负责人表示,将在10日晚就开始施工,把入口到冲洗平台的斜面找平。

一个在建设前理应充分考虑到的场地坡度与车辆安全通行的基本问题,为何直到设备建成并证实无效后才着手补救?资金投入了,却换来了一个从诞生起就注定“闲置”的设施?这不仅反映了施工前期规划论证的缺失,也暴露出项目管理环节的粗疏。网红打卡地的环境与游客安全,以及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不应在事后再做“打补丁”式的补救。对此,本报将持续关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视频拍摄/剪辑:季宇轩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