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大师教你5分钟在葫芦上烙出一只“拉布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3 16:04:00
![]()
扬子晚报网11月13日讯(记者 闫春旭 视频/图片 杨泽华)电烙笔轻轻一点,白烟袅袅升起,短短五分钟,一只圆润可爱的葫芦上便浮现出潮流IP“拉布布”的生动轮廓。11月12日中午,“西城·夜未央Yeah校”非遗新生系列课程第三场活动在建邺区西城·夜未央街区NBG 1929花植餐吧精彩开启。63岁的南京市首位工艺美术大师、烙画市级非遗传承人王高飞,正用他四十年的功力,向园区青年们展示“火与木的艺术”如何与当代时尚擦出火花。
![]()
“烙画这事儿,说起来早啦。”王高飞一边在葫芦上烙画,一边向记者讲述童年与烙画的初遇。他回忆道,最早在秦淮区三山街一家琴行橱窗里,看见一把琴上的图案,“不是刻的,也不是画的,是火烧的”。随着年岁增长,他渐渐明白那便是“烙画”。他也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具进行创作,烧热的炉钩子、火钳子都成了他最早的创作工具。
![]()
四十年如一日,电烙笔在他手中游走于万千材料之上。那缕缕白烟与无数烫痕,早已成为王高飞艺术生命里最寻常的注脚。他笑着说:“熟悉的题材,几分钟就能烙成。”话音刚落,在学员的请教下,他便现场演示:电烙笔如毛笔般游走,温度与力度精准配合,不过五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拉布布”图案便在葫芦上“诞生”。学员们围拢过来,惊叹于传统技艺与潮流形象竟能如此交融。
![]()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烙‘拉布布’,起初真怕自己不够‘时尚’。”王高飞坦言,是此前教孩子们烙画“哪吒”的经历让他豁然开朗:“时尚与传统从不矛盾,它们都是对美的不同表达。”在他看来,将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形象融入古老技艺,正是让非遗“活”在当下最好的方式。
![]()
学员小刘体验过烙画后深受触动:“看老师示范觉得特别流畅,好像很简单,但自己动手才发现完全不一样。烙画还是需要有点绘画基础,画面才能更美观。其实刚下笔的时候,手都是抖的,所以真的需要多练一练,才能控制得稳、线条才能流畅。”她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初次体验者的共同心声。活动结束后,她意犹未尽地表示,不仅自己会继续练习,还要把这次学到的技艺和感受“带回去,分享给更多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烙画这门“火与木”的艺术。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