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北岸有戏|全国青年戏剧力量集结 ,32场活动绽放南京江北新区文化活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7 10:50:00
茉莉花开,北岸有戏。2025年11月16日,在南京江北图书馆(新馆)·定山剧场内,为期一个月的2025南京青年戏剧汇展演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七年深耕,南京江北新区与南京青年戏剧汇双向奔赴,和鸣共生,共同成长。今年戏剧汇共呈现6部青年戏剧竞演、4部青年读剧演出、12场戏剧展演及10场系列活动,共计32场演出与活动,为青年戏剧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全面展现青年戏剧的创造力与江北新区的文化活力。
![]()
全国青年戏剧人共赴活力新主城
青年戏剧竞演板块作为南京青年戏剧汇展演活动的核心单元,自9月8日征集以来,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161部作品。最终《一个男的聊他全家》《“她”正在进入雨林》《花之夭夭》《等风停,就是海水变蓝的季节》《天台故事》《乳房对白》6部剧目成功入围,于11月15日在南京集中亮相,角逐本届竞演大奖。
![]()
“南京有很好的历史、文化积淀,创作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本次终选特别邀请到了《天下第一楼》《德龄与慈禧》的导演、上海戏剧学院硏究生导师司徒慧焯担任终选评委会主席,他为南京的戏剧创作氛围点赞,并表示自己在评选中看到了很多好的创意与想法,青年戏剧汇活动能够支持更多青年人的戏剧创作梦想。
经过评选,《一个男的聊他全家》获得本届青年戏剧竞演“最佳剧目奖”,《等风停,就是海水变蓝的季节》和《天台故事》共同获得“优秀剧目奖”。通过30位大众评审现场投票,《乳房对白》获得“最受观众喜爱奖”。
“最佳剧目奖”《一个男的聊他全家》的演员、编剧罗涣涣分享了多年深耕戏剧终获认可的喜悦;编剧、乐手刘英杰表示,这部作品耗时一年多打磨,灵感源自日常生活点滴,团队将微妙难言之瞬精心雕琢,经多次修改终成佳作。
今年的“优秀剧目奖”由《等风停,就是海水变蓝的季节》《天台故事》两部作品并列获得。《乳房对白》获得“最受观众喜爱奖”。
“我们在表演中得到了很多观众的正反馈,现场氛围特别好!”《等风停,就是海水变蓝的季节》 主演松子、董思廷来自广东,首次来宁演出,她们为南京的戏剧氛围点赞。
![]()
戏剧走进城市空间,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江岸艺术汇是本届活动的新设板块,《风雨长望》《红色记忆》《青眼观情》《竹海释卷》《君住长江尾》等12场戏剧展演突破传统剧场边界,让艺术走出剧场、走进商圈、沁入生活,将演出带入高校、红色纪念地、商圈与江岸公园,实现“戏剧进高校、进商圈、进园区”,与市民“零”距离互动,打造更加轻松文艺的文化消费场景。
许多家长特意带孩子前来观看《红色记忆》展演,一位家长感慨:“演出把历史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故事,孩子喜欢,我们也受益,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而在商圈里的戏剧巡演与戏剧快闪,让市民在购物休闲过程中偶遇戏剧瞬间,观众娜娜在看完演出之后说“现场的氛围太好了,这种打破边界的演出形式特别棒,让戏剧真正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本届活动还选择了四部充满创意和深度的原创作品,通过“读演+演后谈”形式,还原戏剧文本魅力,搭建青年创作者与观众间的沟通桥梁;同期举办的剧本工作坊、剧本朗读会、表演工作坊等活动,为戏剧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
![]()
“江岸戏剧对话”作为系列活动亮点,特邀三位终选评委作为嘉宾展开对谈。司徒慧焯围绕“新城是否需要老故事”展开探讨,思考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戏剧如何为新区注入历史记忆;孙书悦结合自身南京记忆,分享了江岸情感底色对其表演的影响,以及在地文化对戏剧创作的作用;包含则分享了上海经验,探讨如何在江北新区借助剧场建立文化认同。司徒慧焯导演认为,南京青年戏剧汇这样的活动为年轻人提供发挥创意的氛围和平台,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南京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的活力和创意,感到非常开心。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