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区持续推进精细治理,“绣”出城市新画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7 21:03:00
扬子晚报网11月17日讯(通讯员 陆城轩 记者 张可)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南京市六合区聚焦城市治理精细化,按照市、区关于城市治理突出问题集中攻坚行动的部署,部门联动、街镇协同,重点开展城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停车秩序、市容秩序治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城市治理向“精细、安全、协同、长效”转型,努力实现城市“颜值”与“品质”双提升。
全域推进“深度美颜”,擦亮城市洁净底色
依托“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联动交运、水务、城建、房产等部门及属地街道,对辖区“边角地带”、闲置地块等260处区域开展集中清理整治,推动责任主体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重点围绕滁河龙池段约14公里沿线和护城河、八百河两岸环境,清理垃圾40余处,同步提升12座桥梁桥下空间的环境卫生面貌。组织开展全域“洗城”行动5次,累计清洗地面油污2900余处、垃圾收集容器800余组。实施环境卫生“问题清单”动态更新与销号管理机制,清理公共绿地漂浮垃圾杂物149余处,整治高速红线区及部分桥下空间环境问题32处,完成4处征迁代建地块环境卫生治理。
![]()
经济开发区对旭光路沿线进行综合整治,铺设草坪并纳入市政管养,整治总面积约5万平米
基础设施“精修细补”,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坚持“里子”与“面子”兼顾,一方面拆除整改修复陈旧、破损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店招120余处,清理“三乱”小广告4200余处。清理破损陈旧的公益广告86处,移除存在隐患的楼宇亮化设施4处。另一方面,聚焦“精修细补”,更新路名牌120余个,修缮翻新围墙约230米,补装维修路灯、窨井盖、灯笼等设施3000余组,切实守护市民出行安全。提升背街小巷“颜值”,统筹推进市容环卫、停车、市政设施、便民服务功能提升,融合茉莉花文化、冶山农民画和垃圾分类等元素,完成5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工作。
![]()
注重街巷周边“夹缝”地带的微改造、微更新,推动绿色理念与公共空间相融合
停车秩序“破立并举”,疏堵结合还路于民
采取“破立并举、疏堵结合”的综合施策,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余个,联合公安部门取消道路临时泊位40余个。重点关注交通路口、地铁口、商业综合体周边,完善主城区地铁站周边停车设施供给,出新非机动车停放区域3000平方米,新增300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规范设置共享电动自行车“电子围栏”,督促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在人员密集区域施划车辆禁停区。设置共享电动车专用停放区域,保障市民日常出行需求。
市容秩序“刚柔并济”,让烟火气与文明风同行
聚焦主干道、商业综合体及农贸市场周边的市容市貌整治,派发并整改菜单1200余件。注重流动摊点疏导,通过摸底排查,规范福广街小广场西侧等3处临时售卖区域,推行“划线定位、限时经营、定时轮转”管理,疏导70余个摊点规范经营。联合生态环境部门,督促11家野摊烧烤更换油烟净化设施,协调农贸市场外侧空闲地块实施集中疏导,劝导2个摊点入室经营。
六合区将以此次攻坚行动为新起点,持续巩固治理成效,探索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下足“绣花”功夫,做细“精细”文章,努力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
规范疏导福广街周边流动摊点有序经营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