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舞台演绎还原群众“口碑”,《幸福南京 温暖烟火》三幕剧记录真实民生故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5 07:30:00
11月24日下午,《“奋进十五五 幸福再出发”第六届口碑行启动暨2025第五届“我为群众办实事”口碑案例发布仪式》在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举行。
2021年以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连续5年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口碑案例征集活动。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航的历史交汇点,回望过去五年,南京擘画出的民生图景感动人心。活动现场,由扬子晚报和南京传媒学院联合创作的三幕情景剧《幸福南京 温暖烟火》,通过戏剧演绎,向大家呈现了过去几年里发生在南京街头,并入选了群众口碑案例征集的真实故事。
第一幕《不一样的“抓捕”》取材于江北新区泰山街道自2022年起陆续建成的“便民小屋”。给修鞋、配钥匙、缝缝补补的手艺人一个遮风挡雨的去处,给瓦工、木工、水电工等零散务工人员一处休息、喝水、充电的空间,2022年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多次跟踪报道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建设街边便民小屋的创新举措。如今三年过去,该街道的便民小屋已经从首批试点的一两处增加至27处,一批曾经功能单一或闲置的“小屋”化身为便民服务点、骑手微家、项目服务站……如毛细血管般渗透进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
第二幕《此心安处是我家》真实故事发生于江北新区龙山澜苑人才公寓。2023年,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以产业为抓手,以服务聚人心,打造功能齐全、房型多样的龙山澜苑人才公寓,新区企业员工、大学生、创业人才等不同人才,努力让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乐业,让人才在新区找到家的归属感。
第三幕《无声的守护》则是2025年发生于“网红”街巷丰富路的故事。丰富路短短数百米却有着很多网红小店,成为游客们来南京必打卡的网红街区。然而,该片区电力设备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负荷承载能力不足。为了不影响商户经营、居民生活,南京供电采用"负荷转移+应急供电"双保障模式,分段在凌晨3-4点高效施工,对沿街600余米电力设备升级改造,实现商户居民"零感知"。改造后,丰富路线路主设备平均年龄从18.4年降至3.1年,全新电力设备用更可靠的方式守护着南京的烟火气。
策划:陈郁 冯可
编剧:刘丽媛
导演:蒋圣中
演员:孙宁吉 俞越 孔德逸 钱磊
摄制:戎毅晔 李铭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