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10月软件信息业收入达8401.6亿元,同比增长16.1%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5 21:16:00
![]()
在AI时空•南京人工智能国际社区,“AI中医”正在为用户“望闻问切”
扬子晚报网11月25日讯(记者 张可)记者从南京市人工智能(软件)攻坚办获悉,今年1-10 月,南京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达8401.6亿元,同比增长 16.1%,超出全年序时进度目标;规上软件信息业营收预计达 1977.2 亿元,同比增长 7.5%,增速较全市服务业平均水平高出 3 个多百分点。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项目集聚到生态升级,南京正以全方位发力的态势,加速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在大模型领域,南京依托政策引导与资源倾斜,培育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成果,全市31款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数量占全省总量的60%,位居全省首位。关键软件领域同样成果丰硕,南京印发《南京市鸿蒙生态发展行动计划》,组织专场供需对接活动加速鸿蒙产品推广,全市通过认证的开源鸿蒙发行版操作系统达15款、软硬件产品122款,两项指标均位列全国城市第二;新增15项工信部信创优秀解决方案,占全省入围总数的44%,持续保持全省领先;此外,全国3D动画制作行业首家“3D动漫制作工具链研发与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进一步完善了软件产业创新链条。
各区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邺区整合“大厂生态、金融赋能、数据储备、赛道先发”四大优势,建设AI时空・南京人工智能国际社区。该社区坐落于河西中央科创区核心区域,总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按照 “三横两纵” 布局构建“一核三片区”空间结构——1.0平方公里的AI大厂智核集聚阿里江苏总部、小米华东总部等头部企业,1.5平方公里AI总部园区承接技术外溢,1.4平方公里的AI人才社区提供智能生活服务,0.5平方公里的AI时空公园打造生态试验场,目前已落地AI芯片、AI +交通等赛道项目超40个,集聚阿里、小米生态链企业83家,并兑现首批1449.9万元软件产业政策资金;徐庄高新区则聚焦数据产业生态,引入国机数科、中节能大数据等央企项目,落户“农机云”“机械装备行业云”“零碳云”3朵国家行业云,江苏数据交易所在园区运营以来累计上架登记数据交易产品超 4000 个,15 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形成“数据集聚-流通-应用”的完整链条。
“AI+”场景深度融合,南京正在释放产业发展 “民生温度”。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市卫健委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专项行动,全市19家公立医疗机构推广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累计服务患者超300万人次;市第一医院融合多模态AI技术,整合多源影像数据实现术前智能分析,鼓楼医院发布自研“博爱”大模型与智能体,全市12家医疗机构实现智能导诊、用药指导等五大场景贯通应用,累计调用量超180万次;江北新区借助南京城市算力网平台大模型,将AI融入基层诊疗全流程,开发居民移动端应用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在城市治理与交通领域,市城建集团打造基于AIOT技术的城市隧道安全智巡平台,实现异常事件自动识别;开发公交线网优化和客流仿真AI模型,智能驾驶公交车累计运营里程突破3000公里,江心洲区域完成L4级无人巡逻7688公里测试;宁停车小程序打通全市约6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数据,用户数突破300万。
当前,南京正通过链主企业“一企一策”培育、全要素保障等举措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依托 AI 时空・国际社区构建“数据训练模型-模型赋能应用-应用再造数据”的“模数共振”闭环。未来,南京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项目建设为支撑、场景应用为抓手,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向着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加速迈进。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