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与宁共赏”文艺直通车开进玄武门街道 七旬“老京剧”与青年演员台下暖心“过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7 21:37:00
扬子晚报网11月27日讯(通讯员 谢鹏程 韩嘉琦 记者 闫春旭)“唱戏就像踢皮球,观众给我们一个热烈的反馈,我们接住了,就更卖力气地‘踢’回去!”南京市京剧团演员张训菘这样形容台上台下的火热互动。11月27日下午,2025玄武区“茉莉花开·与宁共赏”文艺直通车专场公益演出在玄武门街道大树根社区5楼活动室温馨上演。南京市京剧团、南京市越剧团的艺术家们轮番登台,为街坊们献上了一场家门口的戏曲盛宴。
![]()
众多戏迷早早到场
![]()
演出现场
这场演出不仅吸引了众多戏迷早早到场,更在开场前就洋溢着浓浓的期待与温情。记者看到,社区志愿者们不仅小心翼翼地搀扶腿脚不便的老人,也帮助推着轮椅将其安置在视野佳的位置。
随着音乐声起,好戏接连登场,现场气氛也逐渐升温。《铡美案》的铿锵、《赵氏孤儿》的悲壮、《红楼梦·葬花》的凄美、《梁祝·回十八》的轻快以及《智斗》的精彩博弈等,演出高潮迭起,牢牢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许多居民不仅用耳朵听,还纷纷举起手机拍摄。遇到叫好的段落,后排甚至有人站起来寻找最佳角度,只为将精彩的节目完美留存。
![]()
七旬“老京剧”与青年演员台下暖心“过招”
![]()
台上演得投入,台下更是反响热烈
台上演得投入,台下更是反响热烈。南京市京剧团演员张训菘为社区居民带来了《铡美案》和《赵氏孤儿》,社区居民听后不停地鼓掌吆喝。看到居民热情的场景,张训菘心里感到非常开心。他形象地分享着自己感受,“演员在台上,和观众就像在‘踢皮球’。观众给我们一个热烈的反馈,我们接住了,就更卖力气地‘踢’回去,这一来一回,戏味儿就越来越浓,唱得才叫一个过瘾!”
这份浓浓的“戏味儿”,也感染了台下懂行的老观众。接受记者采访时,台城花园社区居民丁先生走了过来,对张训菘说:“嗓门、个头、扮相都齐了,没毛病!”原来,年近七旬的丁先生是一位老京剧演员。他拉着张训菘的手,从发声技巧到情感表达,聊得兴致勃勃。聊到动情处,丁先生还忍不住亮开嗓子示范了一段。丁先生对记者说:“我觉得街道办的这个活动特别好,唱的都是我们老头老太太最爱的戏曲,这比待在家里强多了!”
演出现场不仅有如丁先生这般热情叫好的老演员,也有不少沉醉其中的观众。记者看到,坐在后排的黄女士一直跟着台上的演员轻声哼唱,眼神里满是沉浸与熟悉。“我们这代人是听着样板戏长大的,所以不仅能听懂,也能跟着唱几句。”在黄女士看来,这样的活动格外亲切,“传统戏曲都是宝贝,值得发扬光大!”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无数在场观众的心声。
![]()
观看演出的社区居民
戏曲的魅力,跨越年龄,更温暖人心。94岁的唐奶奶是一名退休教师,住在后大树根小区,这次请保姆特意用轮椅推着来“追”这场演出。谈到这场送到家门口的演出,她连说了几个“好”:“感觉不错,很好!我喜欢《红楼梦·葬花》,演得真好!”简单的言语里,满是一位老戏迷最真挚的满足与快乐。
这样一场深入社区的演出,不仅是文艺工作者与市民的温情互动,更是玄武门街道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玄武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街道依托“茉莉花开·与宁共赏”品牌,成功打造系列惠民文化活动,将舞台搭到了群众家门口,把演出送进了社区邻里间。下一步,街道将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继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依托“玄武门友恭学堂”等特色平台,推出多元文化服务,让高雅艺术不再遥远,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彩,切实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让文化的芬芳在玄武门街道持久弥漫。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