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种药,要避免剧烈运动
来源: 苏州发布
2025-07-13 22:20:00
近日,一则关于
“吃左氧氟沙星
可能导致跟腱断裂”的话题
引发热议
许多网友表示
自己也是第一次听说
并对此感到担忧
关于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导致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早在200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要求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说明书上增加“黑框警告”,以提示这一严重的不良反应。
那么,左氧氟沙星
导致跟腱断裂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
药物的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
风险有多大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然而,和其他所有药物一样,左氧氟沙星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其中,肌腱损伤就是一种虽然罕见但后果可能很严重的并发症。
根据现有研究,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肌腱病的发生率约为0.01%至0.1%,而更严重的肌腱断裂发生率则低于0.01%。换句话说,每一万名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中,大约有1到10人可能会出现肌腱炎等肌腱病变,而发生肌腱断裂的则不到1人。
需要指出的是,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的风险并非对所有人都一样。以下5类人群属于高风险人群,在用药期间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
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的柔韧性和血供都会有所下降,因此更容易受到药物的损伤。
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本身就可能对肌腱产生不良影响,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用会显著增加肌腱断裂的风险。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功能不全会导致药物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实体器官移植(如肾移植)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其中可能包括糖皮质激素),且身体状况相对较差,服用左氧氟沙星出现副作用的风险也更高。
运动员或长期从事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肌腱本身就承受着较大的负荷,因此也更容易受到损伤。
有研究显示,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肌腱损伤,可能在用药后的几小时内就出现,也可能在停药后长达6个月才发生。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出现在用药后的2周以内。因此,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期间及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都需要保持警惕,不妨暂时避免日常活动之外的运动,尤其是对抗激烈的运动会给下肢带来巨大负担。
肌腱损伤高风险人群
要注意这3点
对于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的风险,正如前文所述,这是一种罕见的不良反应,绝大多数患者在规范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一般说来,口服和注射,大剂量和长时间给药的情况下,左氧氟沙星服用者才可能会有肌腱损伤的风险,局部用药的左氧氟沙星,例如滴眼液,滴耳液等,其吸收率和吸收量几乎可以忽略,引发重大毒副作用的风险极低。
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想要降低使用左氧氟沙星带来的肌腱损伤风险,可以参考以下3点建议。
左氧氟沙星的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肌腱损伤的风险外
使用左氧氟沙星时
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来源:央视新闻、科普中国、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