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员工”也有属于自己的“职场”!苏州茶咖铺十余种花轮岗上班,还有专属员工餐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5 17:58:00
在苏州仓街的中段,耦园的粉墙黛瓦旁,一家没有醒目招牌的茶咖铺近期成了“网红新宠”,迅速在网络上蹿红,引得无数游客和网友纷纷前往打卡。橙红的凌霄花攀着老墙肆意生长,月季在绿叶间绽成云霞,蓝雪花的花瓣上还挂着晨露——这些被店主董军称作“花花店员”的草木,正用蓬勃的生机“站岗迎客”,给往来行人递上一杯 “视觉清茶”。7月22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家别具特色的茶咖铺,走进董军精心打造的“花花世界”。
今年45岁的董军来苏州已近25年。身为服务餐饮行业的资深品牌设计师,多年的设计工作让他对美有着极致追求,却也身心俱疲。去年9月,他租下这间铺子作为茶饮产品零售试点,因对养花爱得深沉,便逐渐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治愈空间”,让这些“花花员工”有了属于自己的“职场”。店铺外摆区有三棵老树——凌霄、石榴和枇杷,绿荫如盖。“这三棵树让我一眼就相中了这里,它们就像店铺的‘元老员工’,一直坚守岗位。”董军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元素,又巧妙添置了苏州特色的老凳子、鸟笼和蝈蝈,让整个空间既完美融入仓街的古朴氛围,又跳脱出传统框架,成为游客镜头下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点”。
“你看这凌霄花,能爬满半面墙,夏天全靠它们‘站岗’撑场面。”记者在现场看到,即便炎炎夏日,虽不及春天花团锦簇,但这里依旧生机勃勃。石榴树、枇杷树郁郁葱葱,“站岗迎宾”的姿态十分挺拔;蓝雪花、月季争奇斗艳,仿佛在竞争“本月最佳员工”。董军站在花丛边,握着连接水管的喷头,细心地给“花花员工”们“发餐”——浇水。养花绝非易事,为了让花儿们在不同季节都绽放光彩,董军每天至少要花一个小时精心侍弄,为“花花员工”们准备专属“员工餐”:早晨和晚上各浇一次水,下午再补一次叶面水,这就好比给员工们补充水分和能量;每周施一次叶肥,每半个月施一次复合肥,就像给员工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餐食。“每种花的需求都不一样,绣球要‘往死里浇’,月季要保持潮湿,杜鹃则‘不干不浇’。每种花适宜的土壤也不同,结果子的多偏碱性,花多的喜酸性土。”董军向记者如数家珍地介绍。
“买过的花盆叠起来比人还高,如果亏钱一定亏在花上。”在茶铺的账本上,花草是一笔“任性账”。董军酷爱养花,家中收藏了许多盆景。这些“花花员工”的“入职标准”十分明确,花量要大,开起来得有“梦幻感”,且根据不同季节轮番“上岗”:春天种绣球、杜鹃,秋天换菊科植物,夏季则靠月季和凌霄撑场。去年冬天不算冷,花草安然过冬,这让董军十分庆幸。但今年夏天突如其来的高温,让他损失了三十盆菊花和十盆绣球。“那段时间太热了,没及时给‘员工’们调整‘员工餐’和工作环境,花就救不回来了。”他有些遗憾地说。不过,挫折并未打消他的热情,反而让他更加注重细节。如今,他正在培育一批新品种月季,期待秋天能迎来一场“花海盛宴”,让“花花员工”们以最美的姿态“迎客”。
“有游客说花太漂亮,以为是假的。”董军笑着说。店门口常常有游客驻足拍照,甚至有游客向他讨要花枝,希望能带回家种植。“好像人和花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这些‘花花员工’就像店铺的小天使,给大家带来快乐。”来自广东的游客黄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被店铺花花草草的装饰吸引到了,是我想象的江南水乡的样子。”
近期,董军还计划添五六只小鸟成员,挂在户外的棚架上,让“花鸟市场”般的氛围更加浓厚,也让“花花员工”们有更多可爱的“同事”。“离我设想中的‘花花世界’基本一致了,只是花开的节奏跟不上预期。但是没办法,养花最重要的是耐心,就像培养员工一样。”董军说。无论是春天的绣球、夏天的月季,还是秋天的荷兰菊,每一季的花开都需要时间的酝酿。在苏州这座“花园城市”里,董军的茶咖铺就像一幅动态的画,用鲜花和绿意治愈着每一位路过的人,让匆匆而过的他们在此处邂逅片刻的温柔与宁静。
实习生 夏维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