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从破碎到重生,瓷器修复课程受年轻人追捧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6 19:01:00

破碎的瓷器也能进行修复!近日,苏州某书店推出的瓷器修复课程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瓷器修复课程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系统学习就能让学员掌握简易修复瓷器的技能,不少年轻人跃跃欲试,想要学习这门让瓷器从破碎到重生的技艺。

记者在苏州某书店内看到,正在进行的瓷器修复夜校公开课气氛热烈。书店负责人蒋凯泽向记者介绍,考虑到上班族只有晚上有空,授课时间特意安排在每周五晚上7点至8点半。“这次公开课发布通知后,报名体验的学员立马就爆满了,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课程的热情非常高!”蒋凯泽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授课老师朱佳翌面前摆放着一个碎成两块的瓷碗,她正指着瓷碗裂痕处详细讲解粘合要点。一群年轻人围在桌旁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有人凑近仔细观察修复痕迹,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朱佳翌介绍,此次瓷器修复课程体系共设6次课,紧密融合理论与实操。理论部分精要涵盖了常见粘合材料的特性与使用技巧、中国陶瓷史基础知识以及系统修复步骤。

“光知道书本上的理论是不够的,”朱佳翌说,“实际动手时,连当天的温湿度变化都会影响胶水干燥的速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理论是否可行,从而真正掌握这门技艺。”

课堂上,每位学员都领到一块破损瓷片进行实际操作。朱佳翌告诉记者,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零基础学员的需求。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学员们将系统实践从清洗、拼对到关键粘合与固化处理的全流程。

“通过6次课程的学习,学员就能基本掌握简易修复瓷器的技能。”朱佳翌对记者说,“学员学到的修复技巧应用范围其实很广,像石质小物件、紫砂壶等不慎损坏,用课上学到的方法也能完成基本修复。我之前帮亲友修过打碎的紫砂壶和笔架,效果都还不错。”

公开课虽然只是初体验,但参与的学员热情高涨。活动现场,一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她平时特别喜欢逛博物馆。在她看来,博物馆里藏着文化脉络、历史记忆,更凝结着古人的审美意趣与生活智慧。参加这堂瓷器修复公开课,授课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她对瓷器背后的故事、古人的匠心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她还计划把这些传统技艺里蕴含的智慧分享给学生,让孩子们也能真切感受到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书店负责人蒋凯泽告诉记者,此次瓷器修复课程的推出,依托于书店此前开设夜校课程的经验基础。“我们书店的夜校已经开设过不少课程,其中古籍修复课反响特别好,苏州的年轻人对这类传统技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蒋凯泽说,“这一点其实挺出乎我们意料的。原本以为这类课程会吸引年纪稍长的人,但实际报名者大多是20岁到30岁的年轻上班族,尤其以年轻女性居多。她们对中国传统技艺怀有深厚的情感。这股来自年轻群体的浓厚兴趣,正让古老的修复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实习生 徐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张毕荣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