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全国首个!Museum+Lab亮相苏州太湖畔吸引众多市民打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1 21:30:00

开幕展览“太湖再发现”、200余种非遗作品、500多种文创产品……由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携手太湖中心Mall共同打造的Museum+Lab亮相苏州太湖畔,作为全国首个由博物馆运营的文商旅融合文化消费空间,为市民游客带来可驻足、可感知、可交流的全新文化体验,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打卡。

首个吴中非遗集合店聚集200多种非遗作品

记者走进Museum+Lab看到,一艘精致的“七桅古船”模型引人注目,这是吴中区七桅古船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蒋金土耗时3个月制作而成的。“所有细节都是真实还原,七桅古船曾是太湖上的‘巨无霸’,也是我们光福渔港村渔文化的重要象征。”蒋金土的夫人蒋秀凤向观众介绍。传统木船制作技艺(七栀古船)是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光福镇太湖渔港村为传承核心。七栀古船作为太湖文化标志物,承载着渔业生产传统与地域历史记忆,是江南水乡造船技艺的重要遗存。

吴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首个吴中非遗集合店也落定在Museum+Lab内。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文创发展主管孙瑶介绍,这里聚集了34个非遗项目、61位非遗传承人的200余种非遗作品,涵盖雕刻、织绣、文房、茶食、乐器等多个门类,不仅有包括光福核雕、苏州玉雕、苏绣与缂丝等在内的非遗项目及其衍生文创产品,更通过非遗手册及相关阐释说明系统呈现了吴中非遗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食品类的非遗产品很丰富,包括甪直的萝卜干、东山茶厂的碧螺春茶和茉莉花茶、虎丘茶厂的虎丘茶、木渎的米酒、乾生元的枣泥麻饼等等。可以说是把我们吴中老字号的非遗产品和近些年逐渐恢复的食品类非遗技艺都带到了这里。我们将定期举办一些非遗项目的手工体验活动让市民参与体验。”孙瑶介绍,值得一提的是,非遗集合店特别精选众多价格区间在50至100元间的非遗产品,让非遗更加贴近市民生活,让消费者更有机会收藏苏州匠心。

“轻量化文化体验”为理念,打造多元场景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事业发展部主任李爽介绍,区别于一般的文化空间,Museum+Lab依托吴文化博物馆的学术与IP资源,以“轻量化文化体验”为理念,集展览、书店阅读、非遗集合店、咖啡轻食、文化创意产品及各类活动于一体,打造多元的文化消费场景,旨在将Museum+Lab成为苏州市民和游客新的可驻足、可感知、可交流的文化栖息地,成为时尚的艺术社交空间。

开幕展览“太湖再发现”同步开启——著名摄影艺术家庞浩以镜头为眼,历时一年深入太湖地区进行拍摄与创作,捕捉太湖最令人心动的瞬间,带领观众开启一场重新发现太湖的旅程。“石、纹与节奏”“人间、信仰与文明”“人、房屋与烟火气”三个单元,分别透过镜头去捕捉太湖的自然美、人文美和日常生活。展览还设有声音装置、榫卯建筑构建互动等体验环节,让观众以多重感知走近更为细腻、美妙的太湖。

书店阅读空间,Museum+Lab携手吴中团区委共同举办的首个主题书展“未定义·青年力”精选百余种图书,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翻阅。李爽介绍,这里以策展思维运营书店,定期策划不同主题书展并配套丰富阅读活动,将书籍链接展览与活动,期待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74岁市民周旭东家住附近,几乎每天都会到太湖中心Mall逛逛。当天,他意外发现Museum+Lab便饶有兴趣地参观体验,并赞不绝口:“这里不仅有展览、书店、文创,还有丰富的非遗作品可以参观体验,让市民游客可以开启一场以文化为媒的多维体验之旅。”

丰富的艺术体验及文化活动是Museum+Lab作为文化社交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Museum+Lab 将邀请专家、学者、艺术家、甚至有故事的普通人走进现场,与大家分享知识和生活体验,或是技能更新,或是精神慰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视频:顾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