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文旅融合绘就秋日盛景! 第26届沙家浜大闸蟹美食文化季启幕,解锁“万物有戏”新体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2 16:57:00

9月21日,第26届沙家浜大闸蟹美食文化季活动正式开启,这场持续至11月底的“秋日见面会”,以“万物有戏”为品牌核心,串联文化、艺术、美食、演艺、体验五大特色版块,以创新实践探索“文旅+”多元融合新路径,让沙家浜的秋日成为兼具文化厚度与体验趣味的打卡胜地。

戏曲为魂,激活传统文化新活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沙家浜此次以戏曲文化为切入点,构建起“戏曲+文旅”的深度融合模式。景区计划与江苏省戏剧学校达成深度共建,不仅将设立“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基地”与“社会实践基地”,将专业艺术资源引入景区,打造艺术考级、实践教学、文化展演一体化平台,更创新性地打造“戏曲家请就位”专属舞台。10月1日至6日,网红名角“甄妮刀马旦”将每日带来4场精彩演出互动,游客近距离感受戏曲魅力,让传统戏曲从“舞台之上”走向“游客之中”。

此外,景区突破地域限制,以“戏曲出景”的形式主动链接客源市场。9月13日,走进苏州湾歌林公园,通过“戏曲快闪+市集展台+现场直播”的组合形式,向苏州游客发出大闸蟹美食邀约;接下去,沙家浜还将“春来茶馆”搬到杭州南宋御街,借助戏曲演出、装置展陈、蟹商特卖等特色场景,搭配“微心愿邮筒”互动,打破省外游客对沙家浜的固有印象,以文化共鸣唤醒出行需求,为景区拓展客源市场注入新动能。

艺术赋能,打造文旅体验新标杆

在文化传承之外,沙家浜更以艺术为纽带,为秋日文旅注入多元活力。“艺术家请就位”版块涵盖非遗、文学、音乐三大领域,构建起层次丰富的艺术体验体系。10月至11月的每周末,双莲轩将开展非遗沙龙与互动体验活动,非遗传学人现场授课,游客可参与非遗创作,感受传统技艺的匠心与温度;联动人民文创,开展名家分享会,为文学爱好者与国漫粉丝搭建起与名家对话的桥梁,让文化交流在沙家浜落地生根。

音乐爱好者同样能在此找到归属。景区联动新华报业打造“罗小罗专场音乐会”,10月4日,悠扬旋律将唤醒芦荡的秋日生机;国庆期间,电音摇滚音乐会、国潮声宴音乐会轮番上演,多元音乐风格将沙家浜的秋日打造成为“有声有色”的艺术殿堂。

沉浸互动,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

“演员请就位”版块则将“万物有戏”的理念贯彻到底,每天超50场演出覆盖景区各个角落。川剧变脸、喷火、鼓上舞等特色演出轮番登场,打破传统演艺边界,更有基于宇树机器人G1打造的全球首台人形京剧机器人亮相沙家浜,科技与国粹共舞,传统与创新交融;新增国潮NPC互动游戏,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游玩过程中寻找NPC互动,赢取神秘好礼,这种“游戏化”的体验模式,极大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与停留时长。

以蟹为媒,打造舌尖上的文旅盛宴

“美食家请就位”版块更是以创新思维重构“品蟹”体验。推出“芦荡唱晚”船游线路,串联“芦苇迷宫”“特色演出”“春来茶馆”,让游客在移动风景中开启“见面式”品蟹之旅;在春来茶馆草坪设“全民蟹宴” 区,游客可提前预约或现场购买,轻松解锁大闸蟹美食文化。

场景打造上,秋季推出“浮岛餐厅”,将品蟹场景搬到水上,让游客在芦荡风光中沉浸式品蟹;改造升级“芦烟小筑”,美化场景的同时增设面包窑、篝火台,并引入本土知名烘焙店开设景区首店,推出 DIY“螃蟹漂亮饭”,搭配“蟹咖”等特色餐食,实现“休闲体验 + 创意美食”的融合升级。

10月至11月,与浙江交广合作的“螃蟹漂亮饭”产地溯源之旅,更让游客走进蟹苗培育水塘,聆听生态养殖故事,从“吃蟹”延伸到“懂蟹”,赋予美食体验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全民参与,探索文旅发展新路径

“游客请就位”版块则聚焦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打造全年龄段可参与的文旅活动。景区主游线的“螃蟹+芦苇”艺术装置、莲咖啡内的秋季主题展陈,为游客提供打卡拍照的好去处;以“寻回蟹王”为剧情的生态研学课程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湿地生态知识,实现“寓教于游”;文昌阁“青蓝文学角”转型“文旅+文学”新地标,不定期举办作家见面会、读书分享会,为文化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国庆期间还将推出秋日见面会·风物市集,汇聚手作达人、非遗传学人、美食匠心人,让游客在逛市集的过程中感受秋日烟火气。

从传统文化传承到多元艺术融合,从创新美食体验到沉浸式互动玩法,第26届沙家浜大闸蟹美食文化季,不仅为游客带来一场秋日文旅盛宴,更以“万物有戏”的品牌理念,探索出“文旅+戏曲”“文旅+艺术”“文旅+美食”“文旅+研学”的多元融合路径。未来,沙家浜将持续深耕文旅融合领域,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绘就更具吸引力、更有影响力的文旅发展新画卷,为推动长三角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