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苏州相城16个项目入选,全省领先!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1 14:17:00

近日,2025年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第三批)名单公布,苏州市相城区16个项目入选,位居全省各区(市、县)首位。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入选省、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65个,数量全市领先。

智能建造是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锚定“数智经济新高地”发展定位,相城区将技术创新与场景实践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体系。

苏地2025-WG-Z04号地块位于苏州高铁新城民乐路东、陶村街北,临近环秀湖,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在项目建设现场,一批建筑机器人有序忙碌:地下室施工中,整平机器人、抹平机器人、抹光机器人相互配合,进行地面作业;腻子打磨机器人、乳胶漆喷涂机器人则在墙面施工中“大展身手”,智能建造技术已融入项目施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

“项目以统一智能建造运管平台为核心,接入了建筑机器人、BIM数字一体化、智慧工地、装配式建筑等模块,目前已构建起标准化智能施工流程。”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施工效率与质量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走进相城经开区5G+智造工厂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超高层高的工厂建筑。该项目具有复合立体堆叠、绿色低碳等特点,聚焦智能建造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致力于打造融合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的新型产业园区。

为了推动高层厂房实用性与经济性相统一,项目通过高架装卸平台与螺旋盘道,实现“多首层空间设计”,并在每层配备行车设备,满足精密机加工等特殊生产工艺需求。“我们在建设中应用了中亿丰‘一平台六专项’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与协同,可有效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优化构件。”项目负责人说。

在高铁苏州北站落客快速联络道工程LLD-TJ04标段现场,智能建造技术正演绎助力交通工程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场景。项目以智能建造平台为核心,运用BI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设计,可提前排查工程冲突,构建“设计-施工-验收”数字化闭环。

走进现场,3D推土机、划线机器人、智能钢筋加工装备等设备集群有序施工,无人机巡查、高支模架体安全监测技术协同配合,平台联动设备数据、监测信息与BIM模型,为全面提升施工效率、质量管控、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城区将以试点项目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一批集技术创新、标准引领产业转化于一体的标杆示范工程,凝练可复制推广的“相城经验”,力争成为全国智能建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通讯员 沈珍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