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星”风采|杨涵语:把细腻观察融入生活日常,让语言更灵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4 22:49:00
“它全身裹着像绒毛毯子似的灰毛,摸上去暖乎乎的……最有意思的是它的眼睛,白天像两颗透亮的玻璃珠,到了晚上,就变成了会发光的大灯泡儿。”这段满是童趣的文字,出自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校二(3)班杨涵语的笔下,她用灵动的笔触将家中小猫的模样与神态鲜活呈现,字里行间充满对小猫的喜爱。
10月14日下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对杨涵语及指导老师胡雯进行了采访。
杨涵语在学校接受采访时,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写作核心秘诀。杨涵语表示,文中能够将小猫的外形描绘得栩栩如生,靠的是和小猫日常的亲密互动,再通过借鉴书中描写动物的句子技巧,让语言更生动,读起来更具画面感。
杨涵语对身边事物的细腻观察,离不开家庭的培养。杨涵语家长在采访中提到,他们从不会刻意“教”孩子写作,而是把积累融入日常。记者了解到,出门时,杨涵语的家长会特意引导孩子观察,指给她看路边花草的形状、颜色,旅游时会慢慢讲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帮她把看到的、听到的转化成自己的感受,一点点激发孩子表达欲。“从一年级开始,会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读物,每天早上孩子在家早读15-20分钟。”杨涵语家长表示,培养孩子的早读习惯,为孩子的文字储备、思维表达打下了基础。
指导老师胡雯在采访中,分享了低年级作文教学的巧思。她认为,让低年级孩子爱上写作,要在“教方法”和“保兴趣”间找平衡。比如教比喻时,会用孩子熟悉的“绒毛毯子”“玻璃珠”做例子,让修辞变得可感;布置作文题目时会设计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主题,还会在课堂里设计“故事分享会”“小小辩论赛”,鼓励学生在表达中学会思考、大胆开口。
“我常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就是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胡雯表示,接下来,班内还会建班级流动作文本,鼓励学生写日记,把身边发生的有趣新鲜事记录下来、再互相阅读点评。哪怕每天只写一两句话,时间长了也能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主动地去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