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开启“前店后园”新范式,贯通机器人产业生态链 长三角机器人6S旗舰店在苏州高新区发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8 16:37:00

还记得第一次听说4S店时的新奇感受吗?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这一“四位一体”模式曾经革新了汽车消费体验。如今,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类似的范式革命,“6S店”模式正式登台。

11月8日,在工信部、苏州市政府主办的“汽车产业拥抱人工智能”2025汽车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上,“长三角机器人6S旗舰店”正式发布。该旗舰店将以“展示体验、产品销售、商业租赁、维修服务、技能培训、综合解决方案”六大功能为核心,致力于成为连接终端用户与机器人企业的重要桥梁,打造机器人产业AI智能体新生态,推动机器人技术从工业领域向大规模应用快速渗透。

强链接:“三大中心”打通“任督二脉”。旗舰店位于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围绕“六个S”功能体系,以“三大中心”构建从技术展示到场景转化的完整生态。未来体验中心聚焦工业、医疗、家居、零售等全场景沉浸展示,借助互动装置提升参与感,并设置品牌橱窗与路演区,实现展示体验与产品销售、商业租赁的高效转化;核心展陈中心以“机器人生命历程”为主线,系统呈现从零部件到整机的技术路径,并依托零部件展示、售后维保与创新工坊三大单元,支撑综合解决方案与产品销售、维修服务与全生命周期保障以及技能培训的全面落地。竞技互动中心通过组织机器人足球、擂台赛等对抗与竞技展示,强化品牌传播与公众吸引力,推动企业与场景方对接,成为产品推广与解决方案迭代的公共舞台。“三大中心”面向公众提供沉浸式互动与科普教育,降低机器人使用门槛,培育未来消费市场。同时,为企业提供产品首发、场景验证与供需对接平台,实现从“看得见”到“可成交”的高效转化,形成市场端与产业端的双向赋能。

项目未来还将突出四个定位:具身智能的“示范窗口”、产业链条的“汇聚空间”、企业与场景方的“服务桥梁”与创新成果的“加速引擎”,将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可看可试”到“可测可证、可交付可复制”的全面升级。苏高新国控相关负责人指出,6S店以“桥梁”为核心角色,有效打通了技术—场景—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谋全局:“前店后园”构建产业矩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当前,苏高新国控围绕具身智能产业,创新打造“前店后园”新范式,通过招投联动深度布局具身智能产业链。

“长三角机器人6S旗舰店”正是这一战略的关键落子。作为直面市场的“前店”,承担展示首发、应用验证与市场转化;而它的运营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后园”支撑——太湖具身智能产业园,承接研发中试、制造落地与孵化加速;该园区以具身智能为主题,聚焦人机交互、自主决策等核心技术攻关,致力打造具有全国领先的具身智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已成功引进北京银河通用等龙头企业,并率先建成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这一模式不仅强化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率,更通过集聚整机企业、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构建起开放、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助力高新区在具身智能领域形成系统竞争力。

筑生态:多维协同赋能产业新高地。“在具身智能这场‘竞速赛’中,高新区志在成为领跑者。”高新区经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三角机器人6S旗舰店”的发布是区域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目前,苏州高新区已集聚82家具身智能产业链重点企业,成功孵化出法奥机器人、康多机器人、铸正机器人等一批行业龙头,具身智能产业总营收规模达135亿元,涵盖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动力电池、模型算法、本体制造等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高新区正规划实施具身智能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建设一批产业载体和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同时将出台专项产业支持政策,结合全区应用场景统筹开放,推动技术、资本与场景深度融合。随着6S旗舰店、机器人训练中心、太湖具身智能产业园等平台陆续投用,招引培育一批具身智能龙头企业,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终端零售、维修升级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加快吸引全球高端制造产能与创新资源落地,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集群,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