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近期肺炎患者明显增加!医生提醒

来源: 苏州发布

2025-11-22 07:10:00

近日

随着冷空气持续影响

苏城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

我市各大医院

呼吸科门诊量明显增多

据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消息

因肺炎入院治疗的

患者数量明显增加

其中老年人与儿童所占比例较高

呼吸科专家提醒

肺炎作为秋冬季高发的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起病可急可缓,临床表现多样

市民需提高警惕

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

做到早识别、早干预

以防轻症转为重症

01

气温“断崖式”下跌

肺炎患者增多

70岁的陈老先生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多年,平日身体状况尚可。一周前气温骤降,他在晨练后感到畏寒乏力,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家中的感冒药。然而三天后,陈老开始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加剧并伴有脓痰,活动后气促明显,家人察觉异常后立即送其至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

经胸部CT检查、血常规等检查,确诊为细菌性肺炎。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合并基础疾病,医生当即收治入院,进行系统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呼吸科主任医师陶涛表示,老年人因免疫功能减退,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病,肺炎起病往往较为隐匿,但进展迅速,易发展为重症,必须高度重视。

前几天,4岁的乐乐从幼儿园回家后出现流涕、轻微咳嗽,家长误认为是普通着凉。次日孩子体温升至38.5°C,咳嗽转为阵发性连声咳,夜间尤为剧烈,精神食欲差。

医生经听诊后发现其肺部有固定湿啰音,经过胸片检查,诊断为肺炎。由于患儿年龄小,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医生建议住院治疗。经过一周的规范抗感染与雾化对症处理,乐乐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目前已康复出院。陶涛告诉家长,儿童肺炎的早期症状常与普通感冒混淆,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呼吸频率增快或精神萎靡等“报警信号”,家长务必及时带孩子就医。

02

肺炎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这些人尤其当心

肺炎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陶涛介绍,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还有一些较为少见的如结核、真菌等。

呼吸系统作为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之一。当病原微生物的毒力较强,或者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时,就容易突破呼吸系统的防御屏障,引发感染,进而导致肺炎的发生。

肺炎的常见症状

包括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去医院进行检查,发现白细胞升高或者肺部出现阴影,就需要高度重视,这很可能是肺炎的信号,应及时就医治疗。

在人群易感性方面,老年人与儿童是肺炎的两个重点高危人群:

老年人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病,肺功能及全身代偿能力下降,发生肺炎后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儿童则因免疫系统仍在发育成熟过程中,防御能力相对薄弱,是病原体攻击的敏感对象。

03

科学防治

让肺炎“可防可控可治”

“面对肺炎的威胁,构建‘预防-识别-治疗’三位一体的健康防线至关重要。”陶涛表示,预防始终是第一道关口。

在气温骤降和传染病流行季,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与儿童,应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规范佩戴口罩;

要注意防寒保暖,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通风,至关重要;

此外,老年人及特定慢性病患者可咨询医生,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这是预防相关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疾病识别方面,学会区分普通感冒与肺炎的早期信号是关键。

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喉咙痛为主,通常不发热或仅为低热,全身症状较轻。

而肺炎则多伴有持续高热、咳嗽咳痰频繁、呼吸困难等下呼吸道受累表现,乏力、精神差、食欲不振等症状更为突出。

一旦确诊肺炎,规范治疗是保障预后的核心。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完成足量、足疗程的抗感染治疗,即使症状好转也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以防病情反复或产生耐药性。

治疗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和水分补充,以支持机体恢复。

对于居家治疗的患者,家属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应立即返院或急诊。

医生提醒市民

通过积极的预防、及时的识别

和规范的治疗

绝大多数肺炎患者

都能获得良好康复

有效避免重症的发生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