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拍消费纠纷频发——“想得美”,怎料真成“想得美”!
来源: 江南晚报
2025-05-16 07:52:00
旅游时,在专业机构的服务下,换上地方特色服装或来一身古装扮相,既能沉浸式体验当地美景,又能美美“出片”……这样的旅拍,已成为时下流行的旅游打卡新方式。但是,由于约定不明确等问题,此类消费模式也容易引发纠纷。近日,梁溪区市场监管局结合此类消费纠纷案例发布旅拍消费提示。
问题:“精修”变“一键修图”?
近日,阿青(化名)和闺蜜相约来无锡旅游。为了能美美地“出片”,她们在某网络平台上分别团购了一份199元的旅拍套餐,服务内容包括一套中国风服装、化妆、25张照片和5张精修照片。完成拍摄后,两人满心期待地等着“出片”,没想到,问题却来了。
阿青说,商家承诺拍照次日中午12时之前发精修照,可她们一直等到约定日下午2时,都没有收到照片,催促之下,商家才发过来照片。看到照片后,两人更生气了——商家把两人的照片发反了,而且修图效果与商家在平台上展示的宣传效果相差甚远,看起来像是傻瓜式的“一键修图”。
由于要求商家重修后,照片仍未达到预期效果,阿青和闺蜜要求商家按照其在平台上公示的“修图20元/张”收费标准退还修图费。对此,商家予以拒绝。经多次沟通无果后,阿青和闺蜜拨打了12315进行投诉。
梁溪区市场监管局清名桥二分局受理后进行了核查。对于阿青等2人的投诉,该商家表示,因假期订单量骤增,店员工作量大,存在服务不到位的地方,但照片都是一对一精修的,并非“一键修图”。针对退款诉求,商家表示愿意继续提供修图服务直至客户满意,但不愿按照“20元/张”的标准进行退款,因为该价格是单独修图的原价,而阿青及其闺蜜所购套餐中包含的修图服务已享受优惠价。经调解人员进一步沟通,双方愿意各退一步——商家分别为阿青及其闺蜜退款50元,双方就此和解。
现象:“旅拍”纠纷多发于节假日
据了解,去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火热,旅拍店及其订单量也有所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南长街及南下塘现有20多家旅拍店,其中,大部分系近一两年刚入驻的新店,他们推出的服务主要是包含服装、化妆及拍摄、修片等内容的“套餐”。
南长街一家旅拍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每逢节假日,该店就会迎来订单高峰,每天订单量在100—200多单不等,是平时工作日的10倍左右。
随着节假日订单的增多,消费纠纷也时有发生。梁溪区市场监管局消保科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局累计接到涉及旅拍的消费纠纷共计35件。纠纷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纠纷类型主要为拍摄效果不满意、套餐内容未约定明确、承诺的拍摄点位和妆造套数与实际不符、消费者因个人原因无法拍摄后遭遇退款难等问题。如,梁溪区市场监管局清名桥一分局调解的一起纠纷,就是因双方对拍摄地点约定不明而引发。
针对旅拍消费纠纷,梁溪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快调”模式,快速、妥善化解消费纠纷,切实保障旅客的合法权益与良好旅行体验。同时,对被投诉商家开展价格、宣传等方面的检查,并指导商家合规经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避免消费纠纷发生。
提示:“货比三家”,“留痕”避坑
梁溪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商家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依法诚信经营,特别是在推出“旅拍套餐”时,应当明确、清晰地标注套餐内所包含的产品或服务事项,包括拍摄地点、照片数量(原片及精修照数量)、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对于超出套餐外的收费项目,应当明码标价,以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消费者在选择摄影机构时,一定要选择有营业执照、口碑好、信誉高的摄影机构,尽量“货比三家”,并根据实际需求,理性选择拍摄套餐,切勿轻信商家的游说和推荐而冲动消费。消费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留存相关消费凭证外,对于商家有无加项收费以及服务承诺等重要内容,应通过合同或聊天记录等形式予以“留痕”。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摄影作品涉及个人审美,具有主观性,加之不同摄影师的拍摄手法以及每个被拍摄对象均存在差异,因此,摄影成片不可避免地与宣传样片存有差异,消费者应就拍摄、成片希望达到何种效果与摄影商家进行充分沟通,如发现照片效果未达到预期时,应及时、明确地提出修改意见,以确保照片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