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江苏·美丽港航”无锡新实践,打造居民“乐享空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5 20:04:00
“晚上六七点,吃完晚饭,大家都过来了,跳广场舞的,聊天的,热闹得很!”7月25日,无锡航道申张线北国(注:正确写法为“氵国”,下同)大桥桥下空间改造项目正式通过交工验收。值得关注的是,在航道建设为企业运输带来便利的同时,这个项目的桥下空间还变身附近居民的“乐享空间”,从大家绕着走的荒郊野地变成了休闲娱乐的“口袋公园”,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
晚上6点半,夏日的暑气逐渐消退,宽阔运河上吹来阵阵凉风,很多已经吃完晚饭的居民在此聚集,他们或聚在一起闲聊,或陪同孩子嬉戏,或是单纯看向远处的大桥和来往的船只,显得非常惬意。同时,现场也是格外热闹的,隔着老远就能听到的广场舞的音乐声里,是众多热情舞蹈的居民,从单人扭腰到双人舞蹈,跟着节奏律动,总能表达自己的开心。73岁的徐明刚告诉记者,航道改造、新建大桥前,这里是荒草丛生的烂泥地,大家都是绕着走,现在不一样,环境和设施都变了,所以大家都来了,“就像个小公园,周边靠近的就是它了,每天都很多人过来休闲!”
位于江阴市顾山镇的北国社区,水陆交通发达,尤其是在水运时代,这里四通八达,是重要的商业枢纽,南来北往的非常繁华,有“小无锡”之称。进入乡镇企业时代到如今,这里办起了无数的工厂,保持着兴盛发达,水上运输也依然很繁忙。作为无锡港航申张线江阴段航道整治工程第10座改建桥梁,新建的北国大桥在今年3月通车,桥下1000吨级船舶畅行无阻,通航能力大幅提升,桥上采用双向单车道设计车辆,高效顺接地方道路,显著改善了周边区域交通条件。
而大桥下方这片滨水的“灰色空间”如何合理改造、高效利用,使之与提升后的航道环境、水运文化相得益彰,成为新时代“美丽港航”建设的一道新课题。为此,无锡市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江阴市苏南干线航道网整治工程指挥部在推进航道建设的同时,按照“水运江苏·美丽港航”中服务市民的建设要求,开展绿化、美化、融入文化“三化”提升,秉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社区群众对滨水休闲空间、停车便利、环境改善的期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合推动实施北国大桥绿化生态提升项目。
该项目于5月初正式启动建设,以“生态、活力、名片”为指引,对桥下及周边约9169平方米区域进行综合提升,涵盖绿化、生态景观、生态修复及亮化工程,打造一处与运河风光交融、充满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彻底清理原有杂乱环境,完成绿化种植共计4262平方米,选择适合桥下生长的乔木、灌木300多棵,结合生长特性进行搭配,充分考虑后期造型维护,确保春花秋色、四季有景,尽可能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有效改善桥边空气质量、降低往来车辆造成的噪音污染。
同时,精心设置的LED灯、彩色灯带、60多件特色景观灯等亮化设施,让原先昏暗的空间亮了起来,居民夜间出行更安全更放心。深度融入江南水乡和运河水运文化基因,在原先白色的桥墩上绘制江南水乡特色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绿柳红桃的巧妙构图让这些桥墩成为了点缀空间的美学元素,这些在“家门口”运河边出现的诗意彩绘,吸引了居民驻足观赏,为社区注入艺术气息与文化认同感。“我们当初参与项目论证,提了两个意见——增加、美化活动空间,增加停车位,现在建起来了,老百姓反馈非常好!”北国社区负责人徐波说。
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中心人士表示,从杂乱沉寂的“灰色角落”到绿意盎然、活力四射的“多功能乐园”,北国大桥桥下空间的华丽蜕变,是“水运江苏·美丽港航”建设理念的生动诠释。这处滨水“小角落”,折射出“大民生”的温度,更为“水运江苏”“水运无锡”增添了鲜活民生“新画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