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漾青春,院校同行丨法治夏令营:无锡法院带锡城少年沉浸式解锁法治密码
来源: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5-07-26 22:17:00
炎炎夏日灼灼其华,
暑期普法如沐清风。
无锡两级法院化身“法治学校”,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夏令营火热展开。
从走进法庭感受法槌的起落,
到变身“小法官”亲历庭审流程;
从禁毒反诈干货科普,
到警械装备近距离体验……
一堂堂兼顾深刻性与参与感的普法课,
正播撒法治种子,护青春向阳而长。
沉浸式体验
走进法庭 触摸司法温度
“原来法槌敲响的瞬间这么庄严!”在市中院的刑事专用法庭里,小朋友轻轻敲响法槌,眼神里满是认真。7月10日、7月22日下午,市中院先后迎来清明桥街道通运社区结队亲子22人、扬名街道中北社区、五爱社区结队亲子26人。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刑事专用法庭和少年法庭,了解庭审参与者的身份职责、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审判规则,还亲手体验了“敲击法槌”的神圣感。法警现场演示戒具手铐、催泪喷雾器、伸缩警棍等单警装备,让家长及孩子们直观感受司法安全保障的“硬核力量”。随后,大家在视频会议室共同观看曹某盗窃案庭审视频,在讲解员的点评互动中加深对庭审流程的理解。
滨湖法院的普法活动延伸到更多角落。7月10日,蠡园中心小学的师生们走进法院,在刑庭(少年庭)法官助理邵文佳的讲解下,近身参观了解法院建筑、庭审区域、安保设施等。法院大楼前的那尊“獬豸” 神兽雕塑,尤为引人驻足,“传说它能用独角辨别善恶,专撞坏人,就像法律永远站在正义这边。”邵文佳用生动的讲解解锁了蕴含其中的传统法律文化,让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紧接着,孩子们共同围观羁押室里的安保措施、24小时监控设备等,大家直观感受到“安全防护”的意义;法警姚祯展示伸缩警棍等各类警用器械装备时,更是引来阵阵惊叹:“原来法院里藏着这么多‘守护秘密’!”
惠山法院的普法之旅精彩纷呈。7月24日下午,民革无锡市惠山区支部与林陆巷社区党总支的数十名小学生走进法院,在法官引导下旁听一起刑事案件庭审。庄严的国徽、严谨的庭审流程、沉稳的法槌声,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并直观认识到法庭构成与诉讼程序。引起学生们浓厚兴趣的还有法警讲解体验环节。警棍、警叉、警用盾牌等日常警用器械的功能演示充满“冲击力”,部分同学还安全、规范地进行了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到司法警察守护法律天平的力量与担当。
锡山法院让孩子们过了把“探秘瘾”。7月25日上午,30余名无锡日报融媒体小记者旁听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件庭审,刑庭庭长林琳严格把控庭审节奏,依法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让大家纷纷感受到了法庭的神圣和庄严。庭审后,小记者们围着法官踊跃提问,并聆听法官仔细讲解法庭的结构布置以及审判工作的基本流程,了解法徽、法锤的象征意义和和司法公正的内涵。随后,小记者们还跟着法警参观羁押室、专用囚车,近距离了解司法警务装备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主题普法
聚焦禁毒反诈 筑牢青春防线
“这个像糖果的东西居然是毒品!”梁溪法院6月27日的禁毒普法讲座上,瞻江街道万融社区的孩子们指着投影里的“伪装毒品”惊呼。结合“6·26国际禁毒日”,法官助理宋晶晶用丰富案例与互动问答拆解毒品的“障眼法”,教大家认清毒品危害,掌握辨别和远离毒品的方法,在心中筑牢防毒防线。
宜兴法院的“宜路童行”暑期法治公开课也十分精彩。6月30日,150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共同旁听一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真切体会“毒品犯罪离我们并不远”。庭审后,法官助理吴兴达结合案例剖析涉案人员因法律意识淡薄走向犯罪的轨迹,用禁毒普法漫画和宣传视频揭秘毒品的“伪装术”,肃明法律对毒品犯罪零容忍的态度。宜兴法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万林初讲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指导方法,提醒学生们警惕“小错酿大祸”;万林初携宜兴法院关工委成员张文伟、杭群英等退休同志,与检察官一起向学生们发放未成年教育读本,寄语学生们树立正确三观,强化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和认识。
惠山法院的禁毒课同样干货满满。“蕙菁”法治宣讲团成员结合真实案例,用精心准备的图片、模型以及互动问答,通俗易懂地为同学们揭示了毒品的种类、巨大危害以及涉毒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大家知道毒品有哪些类型吗?”“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可疑的物品或行为,应该怎么办?”在一问一答的热烈氛围中,引导孩子们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坚定信念。
反诈也成了暑期普法的“重头戏”。宜兴法院的反诈专场玩出了新花样。7月3日上午,50余名青少年沉浸式旁听诈骗案件庭审后,刑庭法官助理吴兴达采用“案例视频+互动讲解”的方式进行反诈教育,五段由真实案例改编的视频生动再现“低价购票陷阱”“校园贷套路”“虚假网恋骗钱”等常见诈骗场景。随后,法警展示了执法装备与操作规范,还结合工作实例,讲述了执法过程中的专业规范与潜在风险,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对司法安全的理性认知。
7月22日,江阴法院联合江阴市团委、江阴市公安局,为“益+青”青少年自护自理夏令营和暑期少年警校的同学们送上“反诈大礼包”:先旁听一件盗窃案件的庭审,再由法官结合案例讲解盗窃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以及日常风险场景;随后延伸到网络诈骗、电话诈骗、校园诈骗等青少年易踩的诈骗陷阱,传授识别诈骗陷阱的方法和应对技巧。
互动实践
从模拟庭审到角色体验 让法律“活”起来
“现在开庭!”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起,梁溪法院上演了一场特殊的“庭审”——萌娃们身着法袍,变身“小法官”,在法官助理余柯忻的悉心指导下模拟审理一起盗窃案。这是6月27日梁溪法院携手瞻江街道万融社区,依托“融芽・普法e课堂”网络文化季项目开展的主题活动,15组亲子家庭通过“户外研学+法治实践”感受法治魅力。活动中,孩子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从举起法槌、宣读法庭纪律,到法庭调查、辩论等环节,大家全情投入,生动还原庭审现场的严肃氛围。在角色扮演中,孩子们深入了解法庭审理流程,法治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宜兴法院的模拟法庭也十分“硬核”。7月4日,来自社区的50余名同学走进第二法庭,旁听一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故意伤害案件庭审。看着法官主持庭审、查明事实,检察官出示证据、指控犯罪,辩护人据理力争、维护当事人权益,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程序的严谨。随后,大家走上法庭亲身体验不同角色:有的穿上法袍敲响法槌;有的作为辩护人据理力争;有的认真聆听……在这完整还原刑事案件审判流程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与逻辑思辨能力,更让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实践体验。刑庭副庭长尹昳的点评与现场互动,让掌声一次次响起。
新吴法院、滨湖法院也纷纷解锁模拟法庭活动。7月1日上午,新吴法院刑庭牛文冉法官走进新丰一社区,指导孩子们分组“断案”;滨湖法院里,蠡园中心小学的同学们轮流体验法官、检察官、辩护人、书记员、被告人等角色,在身临其境的审判体验中,切身感受司法程序的公正与严谨。
这个夏天,无锡法院的法治夏令营用“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让法律变得更加可触可感。当孩子们的眼神从好奇变为坚定,当“知法守法”从口号变成信念,这场关于正义与守护的普法课,早已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法治的种子”。
来源:无锡中院刑一庭、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