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战,召必回!
来源: 无锡发布
2025-08-01 15:05:00
2008年
一张普通的转业申请书末尾
写着六个字
“若有战,召必回!”
这六个字
后来响彻了神州大地
今年被正式写进新修订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刻进了无数退役军人的骨血里
写它的人
叫张益朝
一名从无锡宜兴走出来的军人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
一起来听
这六个字背后的故事
病重的母亲无人照料
热爱的部队难以割舍
在写下转业申请的那刻
张益朝心中百感交集
......
1993年,张益朝考入军校
毕业后分配至
原第二炮兵某基地通信站
在部队期间
他多次参加战备、演习任务
立功受奖
但就在升任某旅副参谋长之际
母亲病重的消息传来
多年来对家人的亏欠让他面临艰难抉择
走,对不起军装
留,对不起母亲
(右一为张益朝)
“在国家与家庭之间做一种妥协”
张益朝这样描述当时的心境
最终,他在转业申请书末尾写下了
“若有战,召必回”六个字
这份带着特殊承诺的申请
最终未被批准
旅党委让张益朝把母亲
接到身边照顾
部队还送去慰问
(第二排左二为张益朝)
从此
张益朝就得了个外号——
“若有战”
这个外号里藏着对
这份军人担当的认可
就像他说的
“走与留是选择
但对祖国和军队的爱从不妥协”
❤️❤️❤️
(左一为张益朝)
在第二炮兵正式更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不久之后
张益朝退役,他拒绝了转业安置
选择到一家军工单位工作
“把军事知识更好地运用到
武器装备系统的研发研制上”
在张益朝看来
“若有战,召必回”
从来不是一句口号
“‘召’意味着
具备随时进入作战状态的能力”
退役后
他依然延续着当兵时的作息和习惯
每天雷打不动地锻炼、保持体能
学习新型作战样式
就是为了
“祖国需要时,立马能冲上去”
(张益朝和战友合影)
而张益朝的家乡无锡
也用实打实的行动
为这份誓言筑牢后盾
双拥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拥军政策不断健全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宜兴市新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站长欧雪美
我虽然不是军人,但是我的工作是服务于军人的。现役军人家里有困难,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决,让他们在部队能够安心服役。退役军人有就业需求,就多组织培训。
“我们曾经是军人
一辈子都要以军人标准
来严格要求自己”
空闲时
张益朝总会仔细
擦拭家中的导弹模型
“若有战,召必回”
这六个字
时时在他的心中回响
无数像他一样的退役军人
也把这六个字
当作对国家和人民最深沉的情感
刻进了骨子里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
推出特别节目
《向前 向前 向前》
张益朝作为全军退役军人代表
将讲述写下“若有战,召必回”的
心路历程
除了老兵张益朝
无锡还有很多“可爱的人”的故事
一起来听:
百岁老兵孟庆校轻唱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沧桑歌声里
战火岁月的烽烟与豪情徐徐铺展
共忆峥嵘岁月!
孟庆校曾参加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
多次立功受奖
1954年转业到无锡
百岁老兵高学谦寄语年轻人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高学谦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和抗美援朝战争
部队转业后任无锡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
1988年离休
2021被评为无锡市“最美老兵”
马瑞琴
1930年9月出生
1944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
1944年仅14岁时
经特批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曾担任地下交通员、妇女队长等
从事敌后抗日斗争
原无锡市经贸委主任、党委书记
离休干部
一枚枚军功章
镌刻着一代代军人保家卫国的赤诚
承载着一段段战争与和平的记忆!
八一军旗映海疆
无锡兵与无锡舰的双向奔赴
晕船也甘之如饴!
军强则国安,国强则民安
人民军队始终是
捍卫国家主权、守护万家灯火的
钢铁脊梁
让我们再次向
所有守护万家灯火的现役军人
和曾披戎装的退役军人致敬!
来源:无锡发布、无锡博报、江南晚报、中国电视报、央视军事、@无锡新闻综合广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