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全程可溯 建筑垃圾将有“电子身份证”

来源: 无锡城管

2025-08-01 22:26:00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无锡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和无锡市建筑垃圾百日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加强建筑垃圾信息化监管,落实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制度,全面构建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闭环管理体系,无锡市将于8月正式启用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制度。

为确保制度顺利落地,7月29日上午,无锡市环卫中心组织召开全市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操作专题培训会。培训聚焦系统操作,现场通过模拟演示强化参训人员对电子转移联单操作路径的掌握。

精准动员:关键主体悉数到位

本次培训覆盖全市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关联各方,确保关键责任主体全面掌握联单操作要求。

无锡市城管执法监督局,各市(县)、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及执法人员代表;市建管中心、地铁集团项目负责人;部分市区重点工程施工单位,工程渣土运输企业负责人;市区资源化利用场、水陆换装点及泥浆处置中心运营单位负责人等参加此次培训。

聚焦核心:电子联单如何运转

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是建筑垃圾转移活动(将建筑垃圾从产生场所移出,交付运输单位并移入利用处置场所)的电子信息载体,联单内容包括施工单位、排放工地、建筑垃圾类别及数量、运输单位、运输工具、驾驶员、行驶路线、运输时间、处置单位等信息,自运输车辆离开产生场所时开始运转,到达预定利用处置场所时结束。

电子转移联单贯穿建筑垃圾从工地离场至终端处置的全流程,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和处置单位共同承担联单运行管理,应分别指定工作人员在各自负责环节进行联单信息核对、确认,各联单确认人是联单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发起(A联):建筑垃圾产生单位通过“无锡城管”公众号“公众服务-建筑垃圾”小程序扫码或输入车牌发起联单,核对相关的核准信息、车辆信息、去向信息,填写建筑垃圾种类等内容,签字(电子)确认后生成电子转移联单第一联。

运输(B联):根据核准信息,运输单位确认启运并按规定路线运输运至规定消纳场所,抵达后驾驶员签字(电子)确认后生成电子转移联单第二联。

结单(C联):运输车辆到达消纳场所后,消纳场所通过地磅自动称重或人工录入核对建筑垃圾种类、接收量等内容,现场管理人员签字(电子)确认(或系统核对自动确认)后生成电子转移联单第三联。第三联结束后,第一联进行确认,电子转移联单信息完整闭环后,该条电子转移联单结单。

三方协同确保垃圾“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筑牢基石:助力数字化治理

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制度要求记录建筑垃圾从产生场所移出,经运输单位交付至利用处置场所的全流程、关键节点信息,是追溯垃圾来源、监控流向、厘清责任的依据。

实施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制度标志着无锡市建筑垃圾治理迈入数字化监管新阶段。通过依托运输轨迹、实时核验消纳数据,将有效遏制非法倾倒、违规处置等行为,为压实建筑垃圾各环节主体责任、提升建筑垃圾治理精准度提供技术支撑。

扫描二维码

下载电子联单操作手册

下一步,无锡市各市(县)、区城管局将组织辖区内施工单位、运输单位和处置单位进行全覆盖培训,确保电子联单制度高效运行,助力“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为“无废城市”建设夯实基础。

来   源:无锡市环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