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疑似肿瘤怎么办?这里有多学科专家会诊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7 14:59:00

“您好,我是无锡市肿瘤早诊早治办公室的医务人员,系统显示您9月11日在二级医院的CT检查中出现右肺下叶不规则占位,左肺下叶有磨玻璃样斑片影,我们提醒您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9月12日下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早诊早治办公室沈燕副主任护师正对着电脑不停地刷新,但凡看到系统有提示,她都会立即拿起电话与对方沟通。

信息的及时互通,这都得益于今年4月13日“无锡市肿瘤早诊早治工作模式”的正式发布。按照标准化评估,无锡已建成48家初筛机构和49家精查机构,形成“初筛评估—精查确诊—治疗康复—动态随访”全流程服务网络。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成为无锡市肿瘤早诊早治办公室单位、肿瘤精筛定点医疗机构。

“感谢政府的癌症筛查行动,让我及时发现并清除了身体里的‘定时炸弹’;而且,政府还帮我承担了一部分检查费用,我感觉自己还能再活好多年!”家住无锡锡山区羊尖镇的刘老伯,今年72岁,4月10日在羊尖镇卫生院参加了全民癌症防控行动癌症风险初筛评估,测评结果显示胃癌高危。5月12日,他前往羊尖镇卫生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免费的消化内镜检查,胃镜及病理检查发现刘老伯为胃贲门中分化腺癌(早期),他立即前往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目前身体、精神恢复良好。早期癌症筛查帮助刘老伯获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近年来,这样的案例在无锡有许多。作为省内唯一与国家癌症中心开展合作的城市,无锡在省内率先开展全民癌症防控行动,连续三年将癌症筛查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与国家癌症中心合作实施省内唯一“国家癌症防控全链条全周期管理试点项目”,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全力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防筛诊治康”一体化防控体系。

全市18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可参加重点癌症早筛早诊早治服务,包括初筛评估、精查确诊、诊疗康复、动态随访四个部分,每三年一轮,促进全民癌症早诊早治,有效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截至8月22日,全市已有116.19万居民参加癌症早期筛查,评估高危人群27.44万人次,通过早筛,得以早诊、早治的市民有3323人。

作为无锡市肿瘤早诊早治办公室单位、肿瘤精筛定点医疗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在去年发布六大高发肿瘤的《规范化诊疗白皮书》基础上,今年继续推出了《无锡市全民癌症防控行动科普系列丛书》等,多渠道、全方位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持续提升。今年4月13日,“无锡市肿瘤早诊早治工作模式”正式发布,此举将全民癌症防控行动更加精细化。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肿瘤诊疗中心主任茆勇介绍,按照标准化评估,无锡已经建成49家精查机构,形成“初筛评估—精查确诊—治疗康复—动态随访”全流程服务网络,遴选12家早诊早治定点医院。通过精筛阳性的病人、体检和日常门诊中发现疑似肿瘤的病人都被纳入无锡市肿瘤早诊早治办公室管理。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吴丹岭表示,按照早诊早治办公室流程,患者可以免费预约肿瘤MDT预门诊,由门诊专家对其进行预诊,在完善相关资料后,医院组织MDT专家团队对其进行多学科会诊和全程健康管理指导,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12家早诊早治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据了解,早诊早治办公室每个季度会对12家定点医院进行规范化诊疗培训以及肿瘤诊疗的质控,进一步跟踪随访患者的治疗情况。据市卫生健康委统计,2020年至2024年间,无锡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比例从27.38%提高至34.91%,提升了7.53个百分点。

茆勇说,肿瘤的科普宣教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今后需要多进社区、企业,提高市民对肿瘤的正确认知,让更多人获知无锡市肿瘤早诊早治办公室的多学科(MDT)会诊和全程健康管理指导的公益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季娜娜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