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进社区 | 车位增了,通道畅了,小区环境焕新了
来源: 无锡城管
2025-10-25 19:00:00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面向区域内群众开展服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让管理、服务、执法资源直达基层。”
我市自2022年起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并于2023年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督办事项,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2024年,根据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红梅领航”计划,结合市政府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行动要求,市城管局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城管进社区”服务范围,响应基层党组织“吹哨”,将社区居民急难愁盼化解在家门口。目前,全市共有1800余名城管执法和协管队员挂钩进驻到761个社区,累计在社区接办处置热点难点问题3.5万余件,有力推动城市管理融入社区基层治理。
近期,我们开设“城市管理进社区”专栏,聚焦民生关切,深入街头巷尾的治理现场,记录城管工作人员下沉社区、破解治理难题的实干瞬间,挖掘社区治理中的创新经验与暖心案例,展现身边环境的变化与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一同走进香墅嘉苑小区,看城管力量助力小区环境整治。
针对香墅嘉苑小区内存在的垃圾分类、乱停车等突出问题,新吴城管部门联合社区、消防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小区环境品质,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精准摸排 制定方案
城管部门联合社区、消防等部门破解民生难题:针对香墅嘉苑商住楼停车难问题,通过走访居民、实地踏勘锁定广场南侧带状绿地改造空间,依托城市管理进社区机制召开4场协商议事会,凝聚城管、社区、居民、企业共识,确定将该片绿地改建为非机动车停车位;针对11生活广场5单元负一楼垃圾房脏乱差、异味刺鼻问题,多部门联合排查后明确解决方案,通过增设垃圾分类收集点、优化投放点位布局、同步推进设施采购与改造,并强化日常清运管护,按“一天四清”标准将垃圾规范转运至香墅嘉苑分类收集房处理,实现问题精准定位与措施靶向落地。
宣传动员 及时响应
针对香墅嘉苑停车改造及11生活广场垃圾房整治项目,通过议事协商会议解读实施方案,主动收集居民对点位布局、改造细节的意见建议,动态优化停车位规划与垃圾清运时段,确保措施调整贴合群众实际需求,增强居民对民生工作的认同感与支持度。
联勤联动 形成合力
针对香墅嘉苑商住楼停车难问题,跨部门协同推进三项改造:城管与绿化部门联合拆除广场南侧低利用率老旧花坛并硬化地面,新增70余个标准化非机动车停车位;城管部门实施低洼积水改造,通过重铺排水管网、增设雨水井及修复地面坡度与防水层根治积水;消防部门划定登高作业区,修剪绿化消除救援盲区,保障应急通道畅通。
针对11生活广场5单元负一楼垃圾房环境问题,多部门共同构建闭环治理链条:社区策划在2、5单元门口增设垃圾分类收集厢;香梅物管选定点位并公示投放位置变更;城管部门负责收集厢采购落地,同步推进区域非机动车位改造;香梅物业落实“一天四清运”工作机制,将垃圾拖运至分类收集房处理,形成“申请-选点-落地-管护”协同机制。
改造前
改造后
长效管理 巩固成果
针对改造后的非机动车位与垃圾收集设施,实施“日常巡查+定期评估”制度,城管部门联合物业、居民代表组建监督小组,强化设施维护与规范使用,动态调整清运频次与管护标准,确保停车位供需平衡、垃圾房环境整洁,实现“整治-巩固-提升”的良性循环。
自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开展以来,小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大幅减少,消防通道长期保持畅通无阻,居民自发形成文明停车的良好习惯,主动维护车位环境。独立设置的充电区有效消除了私拉电线带来的安全隐患,居民生活安全系数显著增强,对停车管理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抓住党建引领“龙头”。以党建为核心凝聚跨部门合力,依托城市管理进社区机制召开4场协商议事会,构建“党组织牵头、职能部门联动”的攻坚模式,打破协作壁垒,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突出市民群众“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议事协商会收集意见,推动增设70余个非机动车位、优化垃圾投放布局;联合居民组建监督小组,形成“群众提、部门办、大家管”的闭环机制。
聚焦重点工作“惠民”。紧扣城市精细化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等工作内容,以“一项整治、多重成效”为目标推进工作:以非机动车位改造,助力消除消防通道安全隐患;落实垃圾房“一天四清”标准,为垃圾分类攻坚注入动力;实施低洼积水改造工程,保障雨季市民出行安全,真正以精准举措服务民生需求。
来 源:无锡市城管局执法应急处 新吴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