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星闪耀伯渎河,共绘新吴群文新图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8 16:33:00
百姓舞台,因热爱而闪耀;群文风采,因多元而感动。11月6日晚,无锡伯渎河畔灯火可亲,“群星闪耀 艺脉相连”2025新吴区优秀群文团队展演在伯渎河文化中心剧场温暖启幕。作为无锡市新吴区“白玉兰”文化惠民工程的生动注脚,这场演出不仅是文艺向生活深处的行走,更是一次与群众心灵的同频共振,来自新吴区文化馆馆办团队、百姓艺术团及各街道文艺团队的演员们,从寻常烟火中撷取灵感,以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表达,为群众呈现了一场难忘的秋日文艺盛宴。
![]()
区街巡演亮点纷呈,群文团队轮番献艺展演
现场原创舞蹈《采莲》轻扬舒展,快板《劝人方》语言鲜活,男声独唱《就在这瞬间》炽烈昂扬,腰鼓《鼓动天地》、秧歌《秧歌舞中华》节奏铿锵,残疾人舞蹈《入莲间》于无声处,绽放生命的坚韧。整场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实,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这些由基层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原汁原味,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群众文艺活动的感染力与社会影响力。这16个节目是各街道、各单位好中选优,从各项活动中遴选的优秀群文节目,质量好、水平高,代表着新吴群众文艺的最高水准。
今年9月开始,全区各街道群众文艺汇演已陆续启动,“乐享金秋 艺惠万家”秋季巡演、“街道有戏·家门口的文化汇”、“秋韵华章·潮起湖湾”群文展演等6个街道汇演活动,共有120余支群文团队参与。80余场大型文艺巡演,场场精彩、场场火爆,宛如璀璨星辰,点亮了辖区群众的精神天空,为群众带去艺术的享受,新吴处处洋溢着文艺的气息。
![]()
交流平台深度构建,实现优质文化共享
让优质文化走进基层、贴近百姓,丰富基层文化供给的源头活水是关键。今年以来,新吴区积极推动省、市、区优质文化资源和基层群文资源的高效整合,推动60余场省、市“茉莉花开”系列文艺演出与区、街群文汇演多级联演,将优质文化资源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200多个省、市优质文艺节目走进寻常巷陌、街角公园,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在链接上级优质资源的同时,新吴区也高度重视本土群文体系的培育,以推动群文团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培育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和促进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为重点,通过引导、扶持和推广,培育了200余支优秀团队,1500名群文骨干,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的群文体系。
本次优秀群文团队展演活动,不仅是一场才艺的比拼,更是一次成果的检阅和人才的孵化。活动为全区基层群文团队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提升的高水平平台,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创作热情与参与感。通过此次活动,一批优秀的表演人才和极具潜力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为“白玉兰”文化惠民工程储备了优质资源。
![]()
文化惠民提质增效,打造品牌示范样本
为持续深化文化惠民成效,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工作更系统、更精准、更高效,近年来,新吴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优化“白玉兰”文化惠民工程,形成了基层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生动精神文化场景。让优质文化“沉下去、活起来、暖人心”,也是“白玉兰”文化惠民工程的初心,作为新吴区民生实事工程,“白玉兰”文化惠民工程以专业团队与群文团队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惠民演出、送戏下乡、交流选拔、公益培训、文化讲座、艺术展览、非遗体验等众多文化惠民活动,规模与场次逐年扩大,平均每年开展活动1400余场,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
近几年通过深度融合阅读、体育、旅游等领域,进一步丰富活动内涵,激发文化内生动力。同时持续推动“文艺演出+百姓点单”的有机融合,做好“文化+”文章,为全域文化惠民打造“新吴样板”。2023年,“白玉兰”文化惠民工程荣获第三批江苏省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活动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此次展演,不仅是全区群众文艺成果的集中呈现,更是新吴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下一步,新吴区将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公共文化生态圈,搭建更广阔的群众舞台,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流淌,努力探索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吴路径,让文化成为滋润民生、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