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无锡这位社区书记,获授民族团结省级荣誉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4 13:19:00

在近日举行的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议上,来自无锡市惠山区长安街道惠南一社区的魏凤鸣被授予“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魏凤鸣现担任惠南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在表彰会议上,她作为获奖代表登台发言分享践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经验与感悟。惠南一社区作为典型互嵌式社区,共有来自27个民族的3.3万名群众,其中少数民族群众613名。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多民族共居已成为城市社区的鲜明特征。

魏凤鸣作为受表彰代表进行发言

她介绍称,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惠南一社区积极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环境,创新实践“四嵌工作法”,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此前,惠南一社区获评江苏省首批“红石榴家园”,“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环境建设”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民委“三项计划”试点示范项目。

据悉,为有效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环境建设,打造“红石榴家园”,魏凤鸣带领惠南一社区以“红石榴就业赋能”机制为抓手,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发展中深化情感认同。比如,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技能+创业”课程体系,开设电商运营等4类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

同时,年均举办20余场红石榴就业招聘活动,“红石榴加油站”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提供全方位就业保障。对接东西部资源,设立农产品销售点,孵化餐饮、手工艺等创业项目6个,培育主播团队2支,通过“红惠直播间”帮助民族地区农特产品出山进城。

表彰证书等

惠南一社区依托“红石榴服务联盟”,以精细化服务和情感化联结促进各族群众主动融入社区共同体。构建“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服务体系,配备专属服务团队,完善红石榴民情数据库,精准响应各族群众需求,常态化提供文化适应指导与矛盾调解服务。实施“党员结对计划”,为困难家庭定制个性化帮扶方案,累计解决痛点问题78件,辖区少数民族居民社保参保率从65%提升至92%,让服务温度转化为情感认同。

以“红石榴阵地织网工程”为抓手,惠南一社区将社区空间打造为承载民族情感、传递文化温度的纽带。构建“15分钟民族团结共居共乐圈”,建成13个“石榴籽驿站”、11个民族特色楼道和6处便民驿站,形成中华文化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共享空间。推行“党员认领值班制”,建立“邻里爱心积分制”,将民族团结行动存入“爱心银行”并提供兑换服务,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通过空间共享与机制引导,把民族团结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形成21对“嵌入式邻里”,实现共居共情的有机统一,创成了“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社区”。

此外,惠南一社区深耕文化互嵌,从文体活动、结对共建、教育浸润三个维度系统发力,推动各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三节一宴”文化品牌,开展民族才艺展演、文化市集、百家宴等活动,让各民族文化在节庆中共融。通过特色民族体育赛事传递民族团结理念,新疆舞《甜蜜》荣获江苏省“红石榴杯”少数民族舞蹈展演群众组优秀表演奖。与新疆霍城县团结社区建立跨省文化协作,推动非遗技艺双向交流。开设“石榴籽讲堂”,为120余名新疆籍在锡务工人员送文化、送政策。实施红石榴育人工程,开展国学讲堂、非遗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从发展共进到服务共享,从空间共居到文化共融,惠南一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责任。”魏凤鸣表示,她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继续深耕民族团结工作一线,推动社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