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家庭医生日|家门口的“医”靠,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可及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8 20:54:00
老人慢病管理科学有保障、将专业健身房和运动处方师搬进社区、把孩子需要的健康科普送至家门口……一直以来,家庭医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居民心中值得信赖的健康“守门人”。
5月19日是“家庭医生日”。据悉,目前我省家庭医生一般人口签约率、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为48.57%、80.92%,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可及,家医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进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近这些在家门口护航群众健康的家庭医生。
每周一次上门服务,家医为孤老们送上“定心丸”
敬老院里的孤老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长期以来,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医疗保健需求令身处外地的子女和社会都很忧心。自2022年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与溱潼镇敬老院的71位孤寡老人分别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从此,老人们有了守护健康的“家门口医生”。
“我们每年跟他们签约一次,签约后,每年提供一次上门的免费体检,家庭医生团队每周也会去养老院服务一次,比如量血压、量血糖或者是送药上门及健康指导等,尽量满足老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庆勇介绍,如今辖区内已有来自两个养老院,共约140名包括孤老、失能老人、低收入老人在内的老人们与家医签约。
“我的两个小孩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别的城市,三年前开始我就住在康养护理院了。”年过八旬的汪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因脑梗后遗症,常年服用降压,降血脂药等,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因脑梗后腿脚不灵活,上医院不方便,此前独居时需定期检查一直是个麻烦事儿。“现在有了家庭医生,有不舒服的我会电话联系我的家门口医生,他们会定期来给我抽血健康检查和康复指导,结果出来第一时间告诉我,有异常的指标会及时告诉我该怎么调药,真是方便多了。不光是给我,也给孩子们吃了靠谱的‘定心丸’。”
溱潼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溱潼人民医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后,根据老人们的实际情况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不仅开通了优先转诊、住院绿色通道,车辆免费接送,还开展专家团队定期义诊活动,在为每位老人提供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基础上,根据个人健康状况,为糖尿病出现并发症、高血压二期以上、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点单式服务。“今年我们还将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由精神心理门诊的专家定期上门服务和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让老人们养老有“医”靠,身心健康都有保障。”
家长点赞:“宝宝有了更近的‘健康后援团’,我们特放心!”
“小朋友们看这里,不要眨眼。”南京江北新区妇幼保健所儿童眼保健科医生马美双半蹲着,将一台视力筛查仪对准孩子眼睛。健康科普、视力筛查、小儿推拿、营养指导,这是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医育融合服务站的日常景象,也是江苏“医育融合”新模式更好地推进科学育儿新发展的生动注脚。作为江北新区首家医育融合服务平台,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街道社区医院的医生常态化来园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科普、视力筛查、小儿推拿、营养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开设家长课堂,传授科学育儿知识。
在常州,常州市儿童医院与雕庄街道凤凰新城托育中心合作,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医疗保健与托育服务深度融合。“要不是因为儿童医院的医生来做检查,我们可能也就忽视了。”12个月月龄的小河(化名)长着圆嘟嘟的小脸很是可爱,母亲骆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以前也发现儿子都一岁了还不太会坐,但也没太放在心上,幸亏在托育中心时每个月都有儿童医院的专业医生上门,这才敏锐地指出孩子肌无力问题,如今进一步就医后小河已经开始康复训练。
凤凰新城托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个月儿科医生都会在某周的周五上门与家长沟通。“孩子最近出疹子是什么问题”“宝宝偶尔发低烧需不需要吃药”等这些家长们最切实关心的健康问题都在第一时间不用去医院排队就有了权威解答。“每个月专业的医生也会来托育园检查指导一次,比如辅食制作、乳儿班体检,这让我们做家长的更放心了!”该托育中心幼儿家长吴女士说。
触手可及的“医育结合”让专业医技力量成为托育中心“后援团”,为入托幼儿提供更专业的健康医疗服务,打通“点对点”咨询服务通道,为更多家庭提供便利。
家门口有了运动处方师,“三高”患者锻炼更便利了
走进南京市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岁的市民康伯伯正在运动处方师尹玉文的悉心指导下锻炼着。一年前,康伯伯被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虽是常见的慢性病,但还是让康伯伯有些担心。“医生建议平时要适量运动,可究竟怎么动我也不是很懂,也不会像小年轻一样去什么健身房。邻居说咱家门口就有专业的场地和教练,这我才知道了来试试,真是不错。”
康伯伯口中家门口的“专业健身房”正是嵌入社区的“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在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从医院出来的慢性病人在这里借助专业力量,用“慢病管理+运动康复”方式继续治疗。也就是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运动干预纳入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促进健康、预防慢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有些病人想运动,但苦于自身状况不敢运动。”尹玉文说,而在健康站可以实现检测、评估、指导、练习的完整闭环管理,让病人可以放心、安全地运动。“对我们居民来说,在离家不远的社区卫生中心就能运动,很方便而且容易坚持得下来呀!”康伯伯告诉记者。
“我们为前来的居民推出三种签约包服务,包括对首诊签约的市民,我们为其制定1个月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如果能坚持下来,我们会推荐他签约3个月的服务包。”尹玉文直言,“经过3个月规范的运动干预,居民能享受到运动的成果,养成运动的习惯后,很多人就会选择我们半年的签约服务包。”通过1个月或3个月的指导,居民掌握了运动的方法、频次和注意事项等,回去也能自主进行科学运动。
记者了解到,专业又便民的“运动家医”在江苏还有很多。全省已培训600多名基层运动处方师,26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融临床诊疗、运动干预、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帮助居民通过适量运动控制肥胖等危险因素,助推“体重管理年”目标实施。
一千多项服务项目!“点单式”签约满足常见健康问题和个性化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积极推进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六个拓展”:由全科医师向专科医师拓展;由基层机构向二三级医院拓展;由公立机构向民营机构拓展;由团队签约向与医生个人签约拓展;由1年签约周期向灵活签约周期拓展;由管慢病向慢病和传染病共管拓展。通过制定个性化签约项目库,研制《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库》,分类梳理形成了16类1200项西医类和13类60项中医类服务项目,实施“点单式”签约,重点围绕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常见健康问题,还能满足群众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据悉,下一步,江苏将继续增加签约服务供给,延伸服务阵地,优化签约服务方式。积极引导居民参加基层首诊签约服务,以省项目库为依据,根据实际需求情况,不断丰富细化签约服务包内容,强化履约责任管理,建立双方长期依赖、互相信任的服务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体重管理年,今年江苏将继续推进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工作,提高体卫融合下的签约服务能力,根据各地实际开展情况,同时结合全省基层慢病筛防中心的建设,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病管理,进行流程重塑、整合服务、提升效率,加强基层医生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家医团队服务能力。
【家医相关小贴士】@所有人,家庭医生喊您来签约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或个人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具备家庭医生资质的全科、内、外、妇、儿、中医等各临床专业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签约家庭和个人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签约?签约后又有哪些优惠政策?记者梳理了几大常见问题:
问:什么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十一项内容:1、基本医疗服务;2、公共卫生服务;3、健康管理服务;4、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5、优先预约服务;6、 优先转诊服务;7、出诊服务;8、药品配送与用药指导服务;9、长期处方服务;10、中医药“治未病”服务;11、慢性病“免费用药”服务。
问:如何签约?
答:签约服务本着自愿的原则,有签约意愿和服务需求的居民,可到附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选择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
问:家庭医生只能一年一签吗?
答:适应居民流动和签约服务愿望,签约服务时间可由固定1年期限向灵活签约周期转变,签约时间既可以是1年,也可以少于1年或长于1年,甚至可以一次签约2-3年,建立灵活、稳定、信任的签约服务关系。
问:哪些人可以签约家庭医生?
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面向十大重点人群,逐步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
十大重点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困难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肺结核等慢性传染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一般人群:除十大重点人群以外辖区内常住居民。
问:家庭医生签约如何收费?
答:基础服务包免费;个性化增值服务(如上门护理、中医理疗等)按需付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