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82岁拜登患癌引关注,预防这个病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0 15:29:00

近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了一份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并出现骨转移。该事件让前列腺癌这一男性专属癌症再次引发全球关注。全球数据显示,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石松山提醒,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蔽性强,常与前列腺增生混淆,所以临床上有不少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

排尿异常是最常见早期信号

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在早期可能感觉不到身体有什么异常,即使有些如尿频、尿急、尿流变细等变化,也很容易被当作是普通的前列腺增生或者前列腺炎来处理,因为这些症状在中老年男性中很常见。但石松山表示,如果出现了以下五类异常信号,还是需高度警惕,尽早去医院检查。

一是排尿异常。这是最常见的早期信号。比如‌尿频尿急‌:夜尿次数≥2次,且症状持续加重;‌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分叉、中断或需用力排尿;‌血尿或血精‌:尿液或精液中可见淡红色或暗红色痕迹。

二是出现疼痛与不适。比如‌放射性疼痛‌:阴囊、肛门、下腹部或大腿根部间歇性隐痛,可能伴随骨盆僵硬感;‌排便异常‌:前列腺肿瘤压迫直肠时可引发便秘或排便疼痛。

三是全身性警示。比如‌‌体重骤降‌:无明确原因出现体重下降、持续疲劳;‌淋巴结肿大:腹股沟、腰部或大腿内侧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都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及检测综合判断。

四是性功能异常。比如‌勃起功能障碍‌:与既往水平相比明显下降;‌射精疼痛‌:射精时伴随刺痛或灼烧感。

五是检测数据异常。比如‌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ng/ml时,需进一步排查。因为PSA升高也可能由炎症或增生引起。

老年人更容易患前列腺癌,预防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与年龄增长呈显著正相关,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逐渐上升。其核心原因有年龄相关的生理衰退、免疫功能衰退、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等。

“随着年龄的增脏,老年人的‌细胞修复能力下降,DNA修复机制减弱,前列腺细胞在长期氧化应激下更易发生基因突变,累积致癌风险。”石松山介绍说,还有不可忽视的‌遗传易感性,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累积效应。比如长期高脂饮食增加游离脂肪酸浓度,刺激前列腺细胞异常增生。‌肥胖患者的内脏脂肪释放的炎症因子可激活促癌信号通路,风险增高。当然,‌现代筛查手段(如PSA检测、多参数MRI)的普及,使更多老年无症状患者被早期发现,客观上也增加了老年群体的确诊率。

石松山介绍,日常生活预防前列腺癌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饮食调整。减少红肉与高脂饮食摄入量,增加果蔬的食用量。

二是加强运动与体重管理。一项发布在《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上的研究发现,运动后人体会形成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环境,从而减少人体患癌风险。

三是定期体检。《前列腺癌筛查专家共识》明确了前列腺癌的三类高危男性人群:1、年龄>50岁;2、年龄>45岁,且有家族史;3、40岁时的基线PSA血象指标>1ng/ml。对于这三类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癌的优势进一步凸显。西医手术、放疗等手段直接抑制肿瘤进展,中医通过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微环境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两者结合可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石松山说。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盛媛媛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