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76岁老太患上“社交癌”? 医生称:患病率高达40%,就诊率不足10%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3 17:43:00

扬子晚报网5月23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抱孙子漏尿、尿垫不离身……淮安76岁老太陈女士(化姓)没想到自己患上“不致命的社交型癌症”(简称“社交癌”),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病因是因为她盆底器官脱垂。幸运的是,22日,经过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团队五种手术,解决了她难言之隐。

陈女士(化姓)年轻时曾经历5次足月分娩,长期从事农业体力劳动。15年前发现外阴有肿物脱出,咳嗽、负重后症状加剧,但尚能自行回纳。近5年病情急转直下:脱出物无法复位,伴随尿频、压力性尿失禁,日常行走坐卧均受影响。“农忙时挑担子就感觉下坠,后来连抱孙子都漏尿,尿垫不离身。”陈女士的遭遇道出了不少中老年女性的隐痛。

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樊莉琳团队详细检查,确诊陈女士为重度盆腔器官脱垂,需进行系统性修复。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经阴道改良前盆底重建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阴道后壁修补术+会阴体重建术”的多联术式。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樊莉琳指出,腰骶部酸痛、下坠感,阴道异物感,漏尿……这些盆腔脏器脱垂的典型症状,让很多女性苦不堪言,有些人甚至因此不敢参加社交活动,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被称为“社交癌”。我国4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达40%,但就诊率不足10%。多次分娩、长期腹压增加(便秘、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衰老都是高危因素。疾病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初期:久站后下腹坠胀,休息缓解;进展期:外阴可触及脱出物,伴排尿不尽感,重度期:器官持续外露,引发溃疡、尿失禁、性功能障碍。

“很多患者像陈女士一样,认为这是自然衰老现象,直到影响生活才就医。”樊莉琳强调,现代盆底修复技术已实现微创化,经阴道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及时治疗可避免膀胱、直肠等器官继发损伤。中老年女性一旦出现阴道口肿物脱出、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或性功能障碍等情况,不要讳疾忌医,及时诊治,告别疾病困扰,还可以尽享健康优雅美好新生活。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