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货车司机遇“腿梗”险截肢,双技术联手打通堵死血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3 16:12:00

“走50米就小腿刺痛得像针扎,晚上脚凉得像揣着冰坨,甚至脚趾开始发黑,夜里疼得睡不着……”42岁的货车司机张先生在诊室里挽起裤腿,双下肢皮肤干燥、脱屑,左足第1、2趾已坏疽、脱落,他既往已经在多家医院就诊,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已经经历过2次血管介入治疗,短期内下肢动脉血管再次出现闭塞,被告知需要截肢。然而,经过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糖尿病足中心王爱萍主任团队采用“PTA球囊扩张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后,下肢血运显著改善,疼痛缓解,3个月后已能正常行走,坏疽部位创面已全部愈合。

图源:视觉中国

“很多人没听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它在中青年男性中并不少见,尤其好发于长期吸烟人群。”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糖尿病足中心王伟副主任解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也称为伯格病(Buerger's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的、节段性、炎症性、闭塞性的血管疾病。就像血管里长出“瘢痕”,逐渐堵塞管腔,导致下肢缺血缺氧。患者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路就小腿肌肉酸胀、疼痛,休息后缓解;病情进展后会出现静息痛,夜间疼痛难以入眠,最终可能因肢体坏死而面临截肢。

从病因来看,TAO的发病与三大因素密切相关:首位是吸烟,临床数据显示90%以上的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其次是寒冷刺激,下肢长期受凉会导致血管收缩,加重缺血;此外,免疫功能紊乱和遗传因素也会增加发病风险。“张先生有20年吸烟史,每天2包烟,加上长期在驾驶室吹空调受凉,这都是重要诱因。”王伟补充:这类患者的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常显示“串珠样”狭窄或节段性闭塞,就像被水垢堵塞的水管,血液无法供应到肢体远端,甚至足趾。

在治疗方面,王伟介绍:针对TAO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扩血管、改善循环为主,甚至单纯的PTA球囊扩张术或腔内血管减容术(溶栓、激光等),但对维持下肢动脉血管长期通畅性效果有限,短期内下肢动脉血管会再次出现闭塞,导致肢体发凉、疼痛、坏疽等症状再次出现。“PTA球囊扩张术可通过血管介入(微创)方式将球囊送至狭窄的股-腘动脉,甚至膝下、踝下动脉,利用球囊扩张直接撑开闭塞的动脉血管,恢复血流通道;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可通过缓慢牵拉胫骨皮质,刺激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下肢毛细血管新生,起到对末梢血管网络进行重建的效果。”两种技术的联合使用,既解决主干血管闭塞,又改善微循环,进一步改善远端肢体血运问题,以期延长此类患者下肢血管长期通畅性,包括侧枝循环。

预防TAO进展,王伟副主任强调三点:首先必须彻底戒烟,包括避免二手烟,吸烟是导致病情恶化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要注意下肢保暖,避免久站久坐,适当进行步行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最后,有间歇性跛行、下肢发凉、疼痛等症状者,应尽早做下肢动脉血管评估,包括:下肢血管超声、下肢CTA检查和踝肱指数(ABI)等,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截肢风险。TAO的治疗关键在“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一旦出现静息痛或肢体坏死,治疗难度会大幅增加,需要专业的血管外科及创面修复科联合诊治。一旦您被确诊TAO,在面临截肢的时候,不妨考虑“PTA球囊扩张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或许可以避免截肢。

通讯员:王海罗 于扬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