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桑拿天”里,南京急救人用速度对抗“烤”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1 19:57:00

连日来,南京持续处于高温红色预警状态,气温节节攀升,多地最高气温达到36℃。在这样的“桑拿天”里,南京市急救中心的急救人员顶烈日、战高温,用汗水和坚守筑牢生命防线,上演着一幕幕与时间赛跑的感人故事。

全天候守护,调度员用初心温暖人心

“喂,你好,南京120,请讲。事发地点在哪里?救护车正在开过来,您稍微等一会。对不起,现在是电话最忙的时候,我没法和您说。”调度员严寒抱歉地冲记者苦笑。7月20日9点,南京市急救中心的120指挥调度中心内电话此起彼伏,严寒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但她依旧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屏幕,屏幕上全市急救站点的动态标识不停闪烁。窗外的热浪丝毫没有减退,室内的空调也仿佛难以抵挡这持续的高温。

整个班调度员都鲜有“离席”的机会,哪怕上个洗手间也是“跑步前进”的节奏。“最忙的时候,电话铃声像鞭炮一样接连不断,耳朵里全是嗡嗡的声响。” 严寒面前的水杯空了又满,她却几乎没有时间喝上一口。在她看来,每个电话背后都可能是一条等待救援的生命,容不得半点疏忽。

7月20日19时左右,市民张先生在散步时不慎中暑晕倒,路人发现后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调度组长朱运宝迅速接警,凭借专业的判断,快速指派就近的救护车火速前往急救。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发现张先生出现大量出汗、面色潮红、神志不清等中暑症状。经随车急救医生诊断为中暑后,立即对其采取监测生命体征、物理降温、补液等急救措施,之后紧急将其送往医院。

烈日下坚守,急救人员与时间赛跑

“请出车!” 随着指挥调度中心一声指令,大桥急救分站58岁的急救医生何建军带领急救团队迅速冲向救护车。正午的阳光毒辣得晃眼,刚打开车门,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没几分钟,何建军和同事们后背就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黏腻难受。

“昨天中午抢救一位热射病患者时,情况十分紧急。” 何建军回忆道,当时视线因水汽受到影响,但团队成员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准确完成了各项急救处置,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已经是何建军当天第5次出车,尽管脸颊被晒得通红,声音也有些沙哑,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度专注。

7月20日傍晚,鼓楼区某公园内,一名市民在散步时突然出现恶心、头晕、头痛、乏力等中暑症状。接到求救电话后,何建设所在的急救团队火速出发。到达现场后,他们立刻对患者采取降温、吸氧、输液等急救措施,随后迅速将其送往附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据了解,7月14日至20日,全市120急救电话来电数量已达到16042次,救护车出救近5000次。其中热射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交通事故占比超过四成。面对骤增的工作量和极端的高温天气,急救人员没有丝毫退缩,始终坚守在一线。

街巷间的冲锋,筑牢生命防线

傍晚时分,主城区的巷子里依旧热浪滚滚,空气仿佛都被烤得发烫。急救员夏远东和同事推着担架床,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狭窄的楼道间穿行。家住6楼的独居老人突发心梗,而这栋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每上一级台阶,都像在与热浪较劲,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滴在楼梯上瞬间蒸发。

“衣服拧得出水是常有的事,最让人揪心的是看到患者家属焦急哭泣的样子,那时候再累也得咬着牙往上冲。” 夏远东的工作服后背,汗渍早已结成了白色的盐霜,但他的脚步丝毫没有放慢。

7月21日9点10分左右,南京市急救中心接到求救,一辆车内有女子突发疾病,急需送往医院。120指挥调度中心迅速调派就近救护车前往。经了解,该女子因高温天气中暑,出现心慌、眩晕等症状。急救人员赶到后,立即对女子展开救治,随后快速将其安全送到附近医院,使其得到及时治疗。

为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挑战,全市99个急救点、102个当班急救车组24小时值班,南京市急救中心为每名急救人员配备了防暑降温物资。何建军说:“这些物资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防暑降温作用,但患者脱离危险后那句真诚的‘谢谢’,才是最能让我们感到清凉的‘降温剂’。昨天一位被救的大爷硬塞给我一瓶冰镇矿泉水,我没舍得喝,握在手里,感觉比空调还凉快。”

“零延误、零事故”,全力护航“生命通道”

据悉,持续高温易导致中暑、热射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南京市急救中心24小时加强值班力量,确保通信畅通,第一时间响应急救需求。为保障急救任务“零延误、零事故”,南京市急救中心制订了《院前医疗急救车辆安全检查项目表》,提前完成全部218救护车辆检修,重点排查油路、电路隐患,强化车辆制冷系统维护,保障车内环境安全舒适。

同时,联合车辆技术专家组成检查小组,通过“现场检测+进度跟踪”模式,以车辆为单位逐一检查登记,对现场检查出的问题隐患,立整立改。对救护车驾驶员进行“高温驾驶安全培训”全覆盖,严守行车规范。同时,针对热射病、中暑等夏季高发疾病,及时补充抢救药品储备。

南京市急救中心主任高飞表示:“当高温试图给生命按下减速键,我们就要用更快的速度、更热的初心,回应每一个求救电话,守护好每一个生命。”

通讯员 国立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