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风味节气·四时药膳|大暑:多吃甘凉清暑的食物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1 19:58:00


7月22日是大暑,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解释:“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汪秀琴提醒,大暑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甚的时节,生活上要注意防暑降温,谨防暑热带来的不适。饮食上,宜多吃甘凉清暑的食物,不宜过食苦寒大寒。运动应量力而行,避免过量运动和大汗淋漓。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专家告诉记者,大暑之时湿热交蒸,人们易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或是高温造成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发生中暑。因此,大暑时节,起居调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防暑工作。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应午睡半小时左右,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大暑时节,虽天气炎热,但阴气也开始增长,人体腠理疏松,脏腑内里空虚,此时若贪凉,或久卧空调房间,或过度饮用生冷、瓜果、甜腻之品等,易造成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加上湿度较大,温湿夹杂,使人们寝食难安,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在运动方面,专家建议,炎热的大暑时节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之一。游泳锻炼使人能充分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体内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对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改善肺气肿有良效。游泳还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心脏功能,减少代谢废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但即便如此,游泳的时间还是有讲究的,最好选在早上或晚上,且不宜在饭后一小时内进行,游泳前还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避免发生抽筋和感冒。

暑,就是热,大暑就是非常热。专家告诉记者,暑时注意饮食卫生,应尽量少吃冰冷的东西,尤其是冷饮。此时天气虽然炎热,但人的阳气普遍偏弱,因为消耗比较严重,所以最好吃甘凉清暑的食物,而不宜吃苦寒、大寒的食物。同时,这个时节人体内较热,一旦吃入过凉的食物,寒热相激,肠胃本身比较薄弱的人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大暑适宜吃点啥?三个锦囊请收藏:

①饮食宜进补家禽: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相对于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②吃姜暖胃增食欲: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不过,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选择早晨吃。因为,人在清晨之时,吃点姜可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

③度暑粥补气消暑: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著名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您安度盛夏。

养生药膳推荐:

一、酸梅陈皮饮


原料:乌梅10克,山楂10克,甘草10克,陈皮3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山楂、甘草、陈皮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醒脾开胃。

二、绿豆薏仁芡实粥


原料:绿豆30克,薏仁20克,芡实20克,小米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小米淘洗干净,绿豆、薏仁、芡实洗净后浸泡1小时,与小米一起放入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1小时,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消暑利湿、健脾养胃。

三、酸枣仁安神粥


原料: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酸枣仁捣碎浓煎取汁,粳米煮粥,粥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汁,煮至粥成,可根据个人口味加糖服食。

功效:养心安神助眠。

本文参考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微信公众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