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64岁男歌手“肚腩”登热搜,远离中老年肥胖建议中西医结合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4 19:45:00

近日,64岁知名歌手周华健因在最近一次登台演出时的身材变化引发网友热议,话题#周华健肚子#一度登上微博热搜。专家指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减缓、活动量减少,大家在关注明星风采之余,也要关注其背后反映出的中老年肥胖问题,应中西医结合,科学应对。

中老年肥胖不仅仅是“发福”那么简单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减重门诊臧平主治中医师介绍说,中老年肥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生理因素。年龄增长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能量消耗减少;性激素水平变化(如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减少);肌肉量流失,进一步降低代谢率。

二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运动量显著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熬夜等。

三是疾病与药物因素。部分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可导致体重增加;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抑郁药也可能引起肥胖。

四是心理因素。退休后生活节奏改变、孤独感等可能导致情绪性暴饮暴食。

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臧平提醒,比如肥胖可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使得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病率升高;加重膝关节、腰椎等负担,易患骨关节炎,影响活动能力;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缺氧、白天嗜睡,甚至诱发心血管病;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等与肥胖相关;肥胖也可能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防治,科学应对老年肥胖

防治老年肥胖,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的策略,强调个体化和安全性。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要注意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禽肉、豆制品)和膳食纤维的比例。提倡少量多餐,规律进食。运动方面,要选择适合老年人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适当进行抗阻运动,如举哑铃、弹力带训练等,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受伤。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久坐。

对于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且合并严重并发症的中老年肥胖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短期使用减重药物。但用药需格外谨慎,权衡利弊,严格遵医嘱。

臧平介绍,中医认为中老年肥胖多属“痰湿”、“脾虚”、“肾虚”等范畴,与脾胃功能失调、水湿运化失常、气血津液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一般分为以下四种证型,对证治疗。

脾虚痰湿型:常见症状为体型肥胖,神疲乏力,肢体困重,胸闷腹胀,大便溏薄。治宜健脾益气,化痰祛湿。

肝郁气滞型:常见症状为体型肥胖,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咽干。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化痰。

肝肾阴虚型:常见症状为体型肥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治宜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气滞血瘀型:常见症状为体型肥胖,身体刺痛,固定不移,面色晦暗。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除了口服中药之外,中医经常联合中医外治法对肥胖症进行治疗。比如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等等。“防治中老年肥胖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首先要注意循序渐进,体重减轻不宜过快,以每月减重0.5-1公斤为宜。建议在医生、营养师、中医师等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减重,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合并疾病、运动能力等制定个性化方案。”臧平提醒,运动和用药均需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还要定期监测体重、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方案。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