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钥匙孔”里精准“上锁” 1岁女童动脉导管未闭成功矫治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6 16:04:00
扬子晚报网9月16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近日,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1岁女童实施胸腔镜下动脉导管未闭夹闭术。通过仅需几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专家团队精准夹闭了位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直径仅2.3毫米的异常血管。
目前患儿恢复良好。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动脉导管会自然闭合,但若持续开放,会导致主动脉血流向肺动脉异常分流,增加心脏负荷,可能引发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甚至心力衰竭。
这名女童自出生后便被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在当地医院定期随访。随着时间推移,导管未能自然闭合,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术前精密检查,确认导管未闭直径2.3毫米,需手术干预。虽然手术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但风险极高。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王寿青说:“动脉导管位于人体最粗的两根血管——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结构脆弱、缺乏弹性,操作中一旦发生撕裂,瞬间大出血就可能危及生命。”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团队选择了胸腔镜微创手术。利用高清摄像系统和精细器械,在放大视野下精准分离、识别导管位置成功夹闭导管。
“就像在两大血管的‘峡谷’之间,给一道不该存在的‘桥’精准上锁”,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杜永春形象地比喻道,“每一步操作都必须稳、准、轻,不能有毫厘之差。”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正常血管,出生后一般会在数天内闭合。若未闭合,则称为动脉导管未闭(PDA)。危害是血液由主动脉流入肺动脉,加重心脏和肺部负担,可能导致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等。医生提醒家长,若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多汗、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症状,应尽早进行心脏筛查,“简单的心脏超声即可明确诊断,千万不要因疏忽延误治疗。”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