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再而三!七旬老人遭遇“连环骨折“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8 20:22:00
不怕骨折,就怕“连环折”!陈阿姨(化姓)今年70岁,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本以为康复后就没事了,结果在接下来的1年里,竟然又接连发生了两次骨折,一次脚踝骨折,一次髋部骨折,陈阿姨和家人都很困惑:为什么骨折还会“上瘾”?老年人第一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真的更高吗?答案是:真的!
图片为AI生成
“老年人第一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会显著增高。”南京市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士响说道。老年人普遍可能存在骨质疏松,骨骼质量已经下降,就像木头被蛀空了一样,稍微碰一下就可能断裂。同时,第一次骨折后,患者活动量减少,加速骨量流失,形成 “骨折→卧床→骨流失→再骨折”的恶性循环。
陈阿姨的情况正是如此,每次手术后都需要卧床休养,不仅痛苦不堪,还会带来肌肉萎缩、褥疮、肺部感染等一系列继发风险。
面对陈阿姨第三次骨折,周士响团队做出了一个决定:为陈阿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内固定手术相比,它的优越性有以下几点:
1. 快速下地,告别长期卧床
传统螺钉内固定手术:术后需卧床3个月;
关节置换:术后1~2天即可下床。
快速恢复活动能力,极大减少了因长期卧床引发的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风险。早期活动打破再发骨折的恶性循环,从根源上减少再次骨折的概率。
2. 改善功能,重启自在生活
传统螺钉内固定手术:恢复期长,疼痛持久,关节功能恢复有限;
关节置换:明显缓解疼痛,且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让老人重新实现“活动自由”。
令人惊喜的是,术后第二天,陈阿姨就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成功下地行走了。
专家提醒,老年人预防“连环折”记住这几点:
1. 定期检测骨密度。建议65岁以上女性及70岁以上男性,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2. 补充关键营养素。日常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
3. 进行适度锻炼。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骨骼强度和平衡能力。
4. 打造安全家居环境。地面防滑,保持家居整洁,减少跌倒风险。
通讯员 朱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