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检验云平台上线一年:2.52亿份检验结果“一屏通看、一键互认”,为患者省时又省钱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3 15:17:00
即便在老家医院已抽血化验,到了上级医院也需重新检查。这种重复检查在过去难免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时间与经济负担。记者了解到,为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江苏省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自2024年8月启动建设,截至2025年9月,已有1867家医疗机构完成检验平台对接,实现检验结果“一屏通看、一键互认”。
据悉,目前平台已上传患者检验报告2.52亿份,医生端累计调阅1562.17万次,居民累计调阅156.42万次,检验互认累计295.28万次。“上云端”后的检验结果不再是信息孤岛,优化合理利用的医疗资源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
检验结果带“*”上“云端”,患者欣喜、医生点赞
“您之前在当地医院做的这些检查,结果都已经上传到平台,这次不需要重复做了。您看,在我们医院的电脑上可以直接调阅。”9月18日上午,来自常州的患者方女士因甲状腺手术术后相关问题,专程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斯岩的门诊咨询。她告诉记者,原本以为到南京还要重新做一系列检查,没想到医生在诊室内就调取了她此前的所有报告。
在斯岩医生的电脑上,“云临床检验平台”医生端自动提示方女士近日在其他医疗机构已有同类检验项目,并清晰展示出她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完成的报告单,报告单右上方显著标注有“常州HR”互认标识。记者注意到,报告中8个检验项目中有促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共3项后方均标注“*”,表明这些结果符合互认标准。“原来有这个标识的检查就不用再重复做了!”方女士欣喜地告诉记者。
斯岩表示,检验结果云端共享切实为患者带来了便利。“甲状腺疾病往往需要多次检验检查和长期随访,但有些结果耗时较长,外地患者尤其不便,往返奔波不仅耗费时间和金钱,也影响诊疗效率。”如今,通过云临床检验平台,斯岩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调阅患者近期在南京乃至江苏省内多家医院的检查结果,大幅减轻了患者负担,也显著优化了诊疗服务。
“截至目前,我院医生端调阅总次数已达27861次,其中检验结果互认次数为27792次。”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信息处高级工程师张昕介绍,自该院接入江苏云临床检验平台以来,已实现256项检验项目的互认,其中包括肌酐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尿素测定等高频互认项目。合理的检验结果互认机制不仅显著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的体验,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可靠的诊断辅助,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数据多跑路,患者少奔波,跨站调阅实现“零距离”随访
疑难肝病的多学科诊疗是南京市第二医院的特色优势项目,每年吸引大量省内患者慕名前来就诊。蒋阿姨便是其中之一。在当地多次检查中蒋阿姨被提示肝脏异常,却始终未能明确病因。据她回忆,自己已在当地医院完成了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增强CT等一系列检查,但医生仅告知其为“肝炎”,无法做出确切诊断。“医生建议再做肝穿刺和病理检查,但我家经济条件不太好,怕所有检查都要重做一遍,心里愁得很。”
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叶伟的一番话很快打消了她的顾虑。“您放心,之前做过的检查在系统里都能查到,不需要重复检测。”通过平台,叶伟点击“互认”按钮直接调取了蒋阿姨此前的检验结果,为她节省了一次检查。叶伟表示,结合已有能够互认的结果再辅以该院的部分补充项目,同样可以为患者提供明确的诊断。待制定诊治方案后,蒋阿姨便可返回当地继续随访。
值得一提的是,叶伟还告诉记者,在随访过程中尤其是像蒋阿姨这样的疑难复杂病例,在南京的医生可通过跨站调阅功能,随时调阅云端共享的检验检查报告,了解曾就诊患者在当地的最新结果,实现持续的健康守护。“若发现患者的检查结果仍有异常,我们会主动联系他们并及时告知注意事项。”
以“互认”促“惠民”,互联互通“捂紧”患者钱袋子
一个平台,让检验结果在全省“互联互通”。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平台上线后,将“推进检验结果省域互认”列为重点工程,医务、信息、检验、护理四部门协同作战、并联推进,一周内完成数据接口对接,确保平台高效落地、顺畅运行,“省域互认”从理念走向现实。一年来检验报告互认达3.2万次、互认项目163项,直接为患者节约费用超55万元。
“上了年纪,记忆力严重减退,实在记不得在县医院做了哪些检查,报告单也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了。”75岁的孙先生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曾在当地淮安医院就诊。今年4月,他在入住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时,陶善东主任通过云平台10秒调取其近期全部检验报告,快速制定个性化方案。
孙先生掐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笔账,有了云平台后避免重复检查6项,节省费用300余元。“检验云平台是实实在在为我们老百姓考虑!”孙先生的家属感慨颇深。
为生命抢时间!转院卒中患者不必再检查,无缝衔接完成穿刺取栓
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作为首批接入的基层医院,该院一年来检验报告互认达2.4万次、互认项目140项,直接为患者节约费用超30万元,真正实现了“云赋能、惠民生”。
有了互认“HR”标识的报告更是切实地为挽救患者生命抢到了时间。8月4日,74岁的张奶奶因突发脑卒中被送至最近的悦来镇卫生院,初检后需紧急转至海门区人民医院手术,转诊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和标有检查检验结果互认“HR”标识的报告送到了医院。患者到院后未做任何检查,仅37分钟即完成穿刺取栓,DNT时间大幅缩短,创全区纪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我们抢回了至少10分钟,每分每秒都关乎生命。”急诊科主任朱宇均表示。
记者获悉,江苏省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正式上线以来,目前涵盖全部三级公立医疗机构210家,二级公立医疗机构149家,基层医疗机构1468家,民营医疗机构40家。
通讯员 吕萌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