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男子突发腰腹痛,竟揪出 “沉默杀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4 15:23:00
“疼的那一下,差点以为要没命了 —— 没想到这疼,反而救了我剩下的肾!”58岁的黄先生(化姓)回起近期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原本只是左侧腰腹部突发的一阵剧痛,竟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身体里隐藏多年的 “健康潘多拉盒”。
突发剧痛揪出两颗结石,一颗已毁一侧肾
一天下午,黄先生左侧腰腹部突然传来一阵钻心的疼。不是普通的酸痛,是像有把钝刀在肚子里反复绞、反复剜,疼得他瞬间直不起腰,额头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连喊人的力气都快没了。
家人赶紧把他送进当地医院,彩超、CT 一通检查下来,医生指着屏幕上的影像说:“左侧输尿管下段有颗结石,就是它在‘搞事’。”
可还没等黄先生缓过劲,更坏的消息来了。医生的语气沉了下来:“您右边输尿管上段还有一颗结石,但这颗更麻烦,它堵了太久,右边的肾已经严重积水,整个肾都变形了,现在几乎没什么功能,成了个‘皮囊肾’,得尽快切。”
“皮囊肾?还要切肾?” 黄先生脑子 “嗡” 的一声。他这辈子没怎么生过大病,更没想过一颗看不见的 “小石头”,能把好好的肾毁成这样。关键是,右边这颗结石,他从来没感觉到疼!
带着不安,黄先生和家人找到了南京江北医院泌尿外科。接诊的徐建华副主任医师看完他的检查报告,立刻明白了问题的紧迫性:“左侧结石是‘急症’,先解决它缓解疼痛;右侧坏死的肾是‘隐患’,必须尽快切除,不然可能引发感染、高血压,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两步 “拆弹” 手术,稳住健康防线
针对黄先生的情况,徐建华带领团队制定了 “先解燃眉,再除隐患” 的手术方案:第一步,先对付 “肇事” 的左侧结石。通过经尿道输尿管镜微创手术,不用开刀,仅通过自然腔道就能精准找到那颗卡在输尿管下段的结石,将其击碎后取出。不到 1 小时就完成了,术后当天,黄先生的腰腹痛就明显缓解。
第二步,则是处理右侧的 “定时炸弹”。待黄先生身体恢复一段时间后,医生再通过手术切除已经完全失去功能的右肾,以及那颗 “沉默作恶” 的右侧输尿管结石。“坏死的肾脏留在体内就是隐患,只有彻底切除,才能避免后续风险。” 徐建华解释道。
术中破开右侧皮囊肾,抽吸出约2700ml浑浊囊液
两个手术都很顺利,黄先生的恢复情况也超出预期。但躺在病床上,他越想越后怕:“右边那颗结石太‘阴险’了,不痛不痒,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堵了这么多年,把肾给堵坏了。要是左边这颗也不疼,我是不是两个肾都保不住了?到时候尿毒症、终身透析…… 不敢想啊!”
敲黑板!别让 “小石头” 酿成大遗憾
从医多年,徐建华见过太多像胡先生这样的病例 。明明是可防可治的结石,却因为 “不痛”“不重视”,拖到肾坏死、甚至更严重的地步。
“最危险的,往往是 ‘不疼的结石’。”专家表示,很多人以为“结石疼才要治,不疼就没事”,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肾脏和输尿管里的结石,一旦引发剧痛,反而说明结石在移动,身体在 “报警”;但那些安安静静待在原地的 “沉默结石”,会慢慢堵塞尿路,让尿液排不出去,像积水一样 “泡” 着肾脏 —— 等你发现的时候,肾可能已经变形、坏死,就像胡先生的右肾一样,回天乏术。
“另一方面,泌尿系彩超检查就能揪出 ‘沉默杀手’。”专家告诉记者,黄先生坦言自己从来没做过定期体检,“觉得没病就不用查”。可恰恰是这个习惯,让他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据了解,泌尿系彩超是筛查结石和肾积水最 “给力” 的工具。哪怕没有任何不舒服,只要每年体检时加这一项,就能及时发现身体里的 “小石头”。早发现、早处理,根本不会走到 “切肾” 这一步。
徐建华表示,小结石虽然暂时不会引发剧痛,但可能随着尿液移动,卡在输尿管狭窄处;也可能在原地慢慢变大,最终堵死尿路。只要查出结石,不管大小,都该找泌尿外科医生评估:要不要吃药排石?要不要做微创处理?多久复查一次?早一步干预,就能少一分风险。
与此同时,很多人以为 “结石取出来就没事了”,但实际上,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特别高,5 年内复发率能达到 50%,10年内几乎能到 80%。因此像黄先生这样做过手术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复查: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各查一次,之后至少每年做一次泌尿系彩超。只有定期 “盯紧”,才能及时发现新长出来的小结石,避免再次陷入 “无声的灾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