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腹痛暗藏致命栓塞,多学科联合打赢“肠道保卫战”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1 14:00:00
反复发热12天,上腹痛5天,伴有呕吐、解水样便……这些不适症状背后竟暗藏极其凶险且罕见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近日,29岁小伙小李(化姓)因一场被轻视的“腹痛”险些丧命,幸运的是,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多学科团队全力救治,他成功挣脱了死神。
小伙突发“腹痛危机”
本该是活力满满的年纪,29岁的小李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拖入生死边缘。最初,他只是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本以为是普通感冒,并未在意。可一周后,低热不仅没退,剧烈的上腹部痉挛性疼痛突然袭来,还伴随呕吐胆汁样胃内容物、解水样便的症状。
当地医院紧急处理后,病情仍无法控制,小李被120紧急转运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救。此时的他,面色苍白、痛苦呻吟,腹部压痛明显,生命体征已出现波动。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普通的“腹痛”,竟会如此危急。
多学科会诊揪出“腹中刺客”
中大医院第一时间为小李完善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门静脉血栓形成、脾脏梗死、全小肠广泛水肿、大量腹水,进一步CTA、CTV检查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拴塞+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这一异常结果让病情变得复杂。考虑到小李症状危重且涉及多系统问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急诊医学科、介入与血管外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医生专家共同研判患者病情。
普外科副主任、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陶庆松在会诊中指出:“患者年轻但病情进展快,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表现,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目前已经有脾梗死、肠缺血改变。”进一步检查后,团队明确小李存在肠系膜上动脉近段、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近段明显充盈缺损,且病情发展迅猛,很快就出现了腹膜炎体征,腹腔穿刺后置管引流出2000毫升血色腹水,肠坏死风险已箭在弦上,必须尽快做血管介入加胃肠手术联合干预。
与时间赛跑的“肠道保卫战”
此时,小李已出现脾局部梗死、肠部分坏死伴复杂腹腔感染、双侧胸腔积液、血性腹水等多种合并症,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陶庆松主任医师、介入与血管外科张齐副主任医师联合急诊医学科徐昌盛副主任医师等团队反复评估后,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既要切除坏死肠管,又要尽可能保留正常肠道功能、脾脏功能,同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术中出血、感染扩散等问题。
手术台上,先由介入与血管外科张齐副主任医师、潘涛主治医师做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肝脏内建立一个门静脉分支与肝静脉之间的通道。这个通道可以绕过被血栓阻塞的门静脉,将血液引流至体循环。同时行肠系膜上动脉内置管溶栓。介入手术后,陶庆松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刘秦杰主治医师等团队争分夺秒。在脐部先开一个直径1厘米小洞,用一种可以显影肠道血供的特殊荧光腹腔镜探查腹腔,果然发现部分小肠因缺血已出现完全坏死、发黑,若不及时处理,坏死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穿孔引发脓毒症休克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吲哚菁绿标记的荧光腹腔镜可以实时显影肠道血供,陶庆松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可以精准操作,顺利在荧光腹腔镜下切除坏死肠管,保留正常肠管,并做了一期肠吻合。术后患者立即转至重症医学科,并用特殊剂量的全身与局部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再发。
从“病危”到重获健康的逆袭
术后两周,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胃肠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小李的病情逐渐稳定,腹腔与全身感染都得到控制,腹腔、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开始能管饲与经口进食,大便也恢复通畅,腹痛症状彻底消失。随后,他转回急诊医学科病房,由徐昌盛副主任医师团队继续全身抗凝、营养支持等后续治疗,一周后各项指标均达到出院标准。
出院前,小李特意将一面写有“肠通无阻祛病痛 医德双馨护安康”的锦旗送给陶庆松主任医师团队,并将一面“医德双馨 仁心济世 温情守护 医者仁风”的锦旗送给急诊医学科徐昌盛副主任医师。“发病时以为自己挺不过去了,是你们没放弃我,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小李激动地说,脸上的笑容,成了对医护人员最大的肯定。
警惕“致命腹痛”
专家介绍,肠系膜动脉栓塞或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在身体血液循环中的栓子,突然堵塞在肠系膜动脉或静脉上,造成突发的小肠血液灌注不足或回流不畅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这类疾病好发于40至60岁的中老年,且多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器质性心脏病相关,也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前段时间,中大医院接诊了一例房颤导致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老人,送到医院时已经小肠大面积坏死,陶庆松主任医师团队为他进行了坏死小肠+双腔小肠造口手术,待三个月后再为其进行造口还纳。而这位小伙子虽然也发生了坏死,但是早期诊断、处理及时有效,避免了造口和进一步的肠坏死。
该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早发现、早期行血管内介入或早期腹部手术治疗,可大幅降低死亡率和肠坏死风险。有文献报道,此病的误诊率高达60%至80%,若延误治疗,不仅可能需要切除大量肠管,还可能引发肠道功能丧失、多脏器衰竭等严重后遗症。有效处理则需要依赖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手段,介入治疗方法丰富,如TIPS、取栓、放置支架、溶栓等,外科手术可借助现实血供的荧光腹腔镜等。术后还需要个体化的抗凝治疗。
专家提醒,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且症状进展迅速时,需警惕该病。务必及时前往具备多学科救治能力的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因“轻视腹痛”酿成悲剧。
通讯员 刘秦杰 刘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