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准技术托举肺癌患者,守护呼吸生命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0 12:30:00
呼吸,是生命最自然的律动,也是健康最直接的信号。当肺癌袭来,每一次喘息都可能伴随艰难与未知。在肺癌诊疗进入“精准与综合”的时代,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逸夫医院呼吸内科在赵欣主任的带领下,以“气道管理为基石、多模态治疗为利剑”,构建起从急危重症抢救到个体化全程管理的肺癌综合诊治体系。近日,三个跨越年龄、病理类型与治疗困境的肺癌救治案例,再次印证了这支团队的硬核实力。
脑膜转移的“破局者”——Ommaya囊置入+全周期靶向管理
72岁的于老爷子2020年确诊左肺腺癌,基因检测结果回报示L858R突变、TP53突变,后予以多次抗血管治疗、化疗后病灶进展,2024年开始出现脑膜转移,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让他几近崩溃。脑膜转移被称为肺癌“最难攻克的堡垒”,药物难以穿透血脑屏障,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
赵主任团队迅速制定方案:先通过Ommaya囊置入术建立脑脊液引流与给药通道,同步鞘内注射培美曲塞精准杀伤脑膜病灶,快速缓解神经症状;随后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序贯应用伏美替尼、依沃西双抗、埃万妥单抗等多代靶向药物。“每一次进展都不放弃,每一条通路都全力打通。”近1年来,团队像“拆弹专家”般动态调整治疗策略,如今于老爷子脑脊液肿瘤标志物CEA从最初的近200ng/mL降低至目前的个位数水平,生活已基本回归正常。
87岁高龄的“生命保卫战”——高龄气道梗阻急救+老年免疫联合方案
87岁的李爷爷是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肿瘤疯狂生长压迫主气道,老人连说话都成了奢望,血氧饱和度一度跌至70%。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赵主任:“只要能让老人喘上气,我们愿意尝试!”
呼吸介入团队仅用30分钟完成大气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撑开被肿瘤挤压的“生命通道”,老人当场咳出积痰,血氧迅速回升。后续治疗中,团队充分考虑高龄患者的耐受性,采用免疫联合伊立替康脂质体方案——既避免了传统化疗的严重骨髓抑制,又激活了老人的免疫应答。如今,李爷爷已带瘤生存半年余,每天还能自行外出遛弯。
“不化疗”的信任考验——支架救急+免疫抗血管“无化疗”方案
“医生,我爸坚决不做化疗!”半年前急诊抢救室里,出租车司机丁师傅红着眼眶恳求。他的父亲69岁,肺鳞癌晚期伴大气道狭窄,呼吸困难已无法平卧,却因对化疗副作用的恐惧拒绝全身治疗。
“先救命,再谈治疗。”赵主任团队当机立断,急诊行气道金属裸支架置入术,1小时内解除梗阻危机。后续沟通中,团队结合患者“保生活质量”的诉求,制定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的“无化疗”方案——免疫治疗激活自身抗癌力,抗血管生成药物切断肿瘤血管营养供给。治疗3周期后,老人不仅呼吸顺畅,肿瘤标志物也大幅下降,如今每月复查一次,状态也越来越好。
通讯员 李昊阳
许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