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基层行 | 省城名医叩开“农家门”,健康有了新“医”靠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5 21:20:00
“明天省里有专家来我们这里义诊,请大家把消息多多转发!”11月3日,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巡回医疗队来到淮安市金湖县戴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公益医疗活动,中心主任顾学锋提前一天就把消息发到了社区工作群,希望借助大家的力量把消息扩散出去,让更多的病人过来接受更专业的诊疗。
名医来到“家门口”,“定心丸”送到乡野间
“这次义诊机会难得,但现在正值秋收,很多老百姓都在田里忙活,我们不去主动告诉他们,他们很难知道。”义诊当天,得知消息的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顾学锋主任也早早就来到了这里,在各个诊间穿梭忙碌。因为病人挂的是全科,他便挨个询问每个人的症状,然后指引他们去到相应的专家诊室就诊。
![]()
“医生,我有肺大泡,别人跟我说这个很严重,可能会‘炸掉’,这几天都害怕的睡不着。”得知省里来了专家,70多岁的华大爷前一天晚上就整理好近5年来的病例来到这里。“您没有胸闷、气短的情况,肺大泡也并没有压迫周围肺组织,所以不用太过担心;但这个磨玻璃结节已经有7mm了,要稍微注意一下,每年都要复查看它的变化……”接诊的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肺病科副主任中医师董克州详细翻阅了每一张检查单,他温和而笃定的解释,如同一颗定心丸,让华大爷紧绷的神情逐渐舒缓。起身离开时,最初的忧惧也已被一抹宽慰的笑容取代。
同样带着忧虑而来的还有杜女士。前不久,她70多岁的母亲不慎腰椎骨折,就诊时医生就建议手术,但家人因老人年事已高,对手术风险顾虑重重。“在家已经躺了半个月了,听邻居说今天卫生院有义诊,就想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帮我们下这个决心。”诊室外的走廊上,张先生也在焦急地等待,“我有个亲戚正在从隔壁镇子往这边赶,他3个月前做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这段时间手术部位经常疼,无论如何都想请省里的专家看一眼才放心。”……病人一个接着一个,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徐子卿细致阅片、耐心触诊、详询病程,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一一化解他们心头的疑虑。
健康宣教到身边,筑牢健康“新防线”
在为患者细致诊疗的同时,医疗队的医生们也感觉到了很多村民在疾病防治和康复环节存在较为普遍的认知误区。“从早上接诊的情况来看,很多中风病人的术后康复都不是很到位。”脑病科副主任中医师胡丹在义诊结束后深有感触。她借此提醒并呼吁,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康复治疗与急性期抢救同样重要,一旦生命体征平稳,就应在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指导下,尽早、科学、系统、持续地开始康复训练。拖延,意味着可能错失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机。“当然,这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给予充分的耐心和细心。所以我们此次义诊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大家进行面对面的宣教。”
而在药物使用方面,现存的认知误区同样令人担忧。“今天遇到一个很典型的病例,老奶奶因为胃疼,吃了一个月多的奥美拉唑。最近开始出现频繁嗳气,还在坚持吃奥美拉唑,但是又感觉不安,不吃怕老毛病犯,继续吃又怕新毛病加重,陷入了“吃与不吃”的两难境地。”脾胃病科主治中医师朱庆平随即指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许多人觉得治病就得坚持吃药,胃不舒服就吃奥美拉唑,感冒发烧就吃抗生素……其实盲目坚持远不如科学停药来得重要,患者一定要规范用药、定期复诊,最大限度规避药物不良反应与耐受风险。
“这不仅是把专家‘送’下来,更是把知识留下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全科主治医师丁琳跟着医疗队学习了半天,就感觉收获颇丰,“从如何更精准地判读一张肺功能报告、如何调整常用药物的使用时机与剂量,到如何给慢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长期管理方案,“沉浸式”学习更先进的临床思维与实操技巧,对我们基层医生来说真的很宝贵。”
![]()
作为此次医疗队的队长,徐子卿也表示:“‘巡回医疗’公益活动不仅是简单地为老百姓看病,它更是一次精准的健康帮扶。除了为患者解除病痛,我们也会尽自己所能留下更先进的技术理念,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助力百姓的健康防线更加牢固。”
策划 于丹丹
视频 许倩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