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防筛诊治康”全链条,第四届江苏肿瘤学科普大会探索肿瘤全程管理新模式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2 16:08:00
为将肿瘤科普深度融入全周期健康管理,构筑从预防到康复的坚实防线,近日,第四届江苏肿瘤学科普大会、2025淮安基层医院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新进展学习班、第九届金陵肿瘤遗传与免疫新进展学术会议在南京、淮安两地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江苏省抗癌协会、江苏省免疫学会联合主办,多家专业医疗机构及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共同承办,系统展示了全生命周期的肿瘤全程管理“江苏路径”。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委会执行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朱陵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22病区主任雍红梅博士担任执行主席。
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张驰在致辞中指出,肿瘤防治要构建坚实的全民科普防线,让科学防癌知识深入大众。江苏省抗癌协会代理理事长盛国林强调,要持续推进肿瘤防治科普工作,凝聚专业力量服务“健康江苏”建设。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吉雅玲表示,作为承办单位,将充分发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优势,推动肿瘤诊疗规范化发展,为全程管理提供坚实支撑。
防筛先行:构筑全民抗癌防线
大会将“防”与“筛”置于前沿,着力推动肿瘤防治关口前移。在预防层面,专家强调“科普是最好的‘疫苗’”,通过系列科普讲座,将科学防癌理念推向公众。在筛查层面,会议聚焦“如何通过数据预警发现早期癌症”等议题,普及早筛知识,提升社会对肿瘤早期信号的识别能力,筑牢“防筛”第一道屏障。
诊治求精:推动诊疗规范化与精准化
在“诊”与“治”环节,大会着力提升诊疗环节的规范与精准。活动设立了肝胆肿瘤、肺癌等多个专科专场,深入探讨了从化疗、靶向到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同时,大会强化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组织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围绕复杂病例进行深入讨论,旨在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精准医疗。在肝胆分会场,由大会主席朱陵君教授发起的一一CARES多学科学术联盟正式启航,秉持“格物明德,致远惟和”的核心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具温度的诊疗实践。多学科专家们就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及胆道肿瘤的系统治疗、手术策略与精准分型等进行了全方位探讨。
康护延展:关注患者长远生存质量
本次大会将“康”纳入核心议题,关注患者的长期生存与生活质量。会议特邀专家分享中西医结合肿瘤康复方案、中药免疫调节等研究,积极推广“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康复管理模式,体现了对患者生理、心理双重恢复的全面关怀,努力实现“不仅让患者活得更长,更要让他们活得更好”的目标。
资源下沉:打通全程管理“最后一公里”
为推动“防筛诊治康”理念在基层落地,大会同期举办基层医院学习班,组织来自上海市肺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等医院的专家,为基层医生系统培训前沿诊疗知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同质化水平,让基层医生成为肿瘤全程管理的“第一道守门人”。
大会着力创新科普传播模式,通过主旨讲座、高端对话、多学科诊疗(MDT)讨论等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学术科普并重”。会议通过等多家权威平台同步直播,累计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形成了“主会场与云端联动、专业与大众共融”的科普新格局,有效扩大了优质医疗健康资源的覆盖面。
朱陵君主委总结时指出:“肿瘤防治不是一场孤军奋战的战役,而需要构建从预防到康复的完整体系。我们将继续深化全程管理理念,坚持科普为先,推动‘防-筛-诊-治-康’各环节有机衔接,为提升全省肿瘤防治水平贡献更多力量。”
通讯员 陈美丽 雍红梅 胥林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