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多学科协作破危局,中国援桑医疗队成功救治宫外孕急症患者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6 16:06:00

近日,桑给巴尔奔巴岛阿卜杜拉·姆才医院内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救援。第35批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依托当地应急预案,联动创伤中心、母婴中心及重症急救科,以高效的多学科协作模式成功挽救一名生命垂危的宫外孕患者,用专业力量为当地民众筑牢急重症救治防线。

一名当地年轻女性因持续剧烈腹痛急诊入院,抵达时已陷入昏迷,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且无法提供关键病史信息。情况危急,医疗队放射科主任耿磊第一时间启动急症影像检查流程,通过CT扫描敏锐发现患者子宫右侧附件存在囊实性包块伴盆腔积血,结合临床体征高度怀疑为宫外孕。

“宫外孕破裂引发的大出血可在短时间内致命,必须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耿磊主任当即暂停常规工作,同步对接医疗队妇产科主任刘慧玲开展紧急会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就此展开。

作为奔巴岛急重症救治体系的重要参与方,医疗队迅速激活多学科协作机制。刘慧玲主任牵头制定救治方案,一方面通过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结果呈阳性)印证诊断,另一方面邀请普外科主任朱双九参与查体,排除阑尾炎、胃肠炎等急腹症的可能性,最终考虑宫外孕合并腹腔内出血的可能性较大,需立即手术。当晚,重症急救团队全程监护,手术团队紧急开展开腹探查。从患者入院到启动手术仅用时30分钟,术中发现右侧输卵管已破裂,仍有活动性出血,腹腔内出血约1500毫升,于血块中发现初具人形状胚胎组织。根据胚胎组织大小推算孕周约2个多月(即孕8周左右),腹腔内的大量出血正是导致患者昏迷休克的主要原因。

刘慧玲主任当机立断实施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手术全程顺利进行,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这场跨越多科室的紧急救援,不仅挽回了年轻生命,更凸显了多学科协作的关键价值。

此次救援的成功,是医疗队应急预案高效落地的生动实践。此前,奔巴岛医疗条件有限,宫外孕诊断缺乏精准手段,患者常因延误治疗而出现失血性休克继发死亡。而此次救援中,创伤中心的快速响应、影像科的精准诊断、妇产科的标准化手术及重症急救的全程保障,形成了闭环救治体系,不仅成功挽回患者生命,更向当地医护人员展示了急重症救治的“中国方案”。

“多学科协作是急重症救治的核心。”奔巴医疗队队长侯健文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奔巴应急预案,强化创伤中心、母婴中心、重症急救等关键科室的协同能力,通过技术帮扶、经验分享等方式,助力当地急重症救治水平提升,让中非医疗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多桑给巴尔民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