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

杨振宁与东南大学36年的科学之缘,曾在讲座中预言“中国人拿到诺贝尔奖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8 20:04:00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杨振宁与东南大学跨越36载的深厚情谊与科学对话,已成为这所百廿三载学府珍贵记忆的一部分,持续照亮后学探索真理的道路。

 1989年12月,杨振宁首次来东南大学,参观了东南大学生物医学系和物理系

 1989年12月,杨振宁首次来东南大学,参观了东南大学生物医学系和物理系

杨振宁先生与东南大学的学术渊源深厚。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现东南大学)毕业生吴健雄与杨振宁、李政道合作建立了“宇称守恒定律在原子核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下不能适用的理论”,为世界学术界作出重大贡献。

早在1989年12月,杨振宁先生便首次到访东南大学,为莘莘学子带来前沿讲座,播撒科学种子,开启了一段与东大近四十年的深厚缘分。 此后,先生的足迹多次印在东大的校园里,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2006年与2008年的两次深度交流。

2006年10月30日,杨振宁先生在东南大学讲座

2006年10月30日,84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再度莅临,出席“第二届华英文化系列讲座”。 他不仅欣然为“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牌,更在承载着历史的东大大礼堂,为300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我的生平》的精彩演讲。他以平实而深邃的语言,将个人命运与科学演进、国家发展紧密交织,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宏大视野与家国情怀。互动环节中,他耐心解答了学子们关于宇宙认知、大学教育、人文与科学的关联及前沿知识获取等诸多困惑,更结合自身经历传授治学心法:“做研究,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有前瞻性,选择最有发展空间的领域。”

讲座结束后,杨振宁先生专程前往校园中央的吴健雄纪念馆——这是我国首个海外华人科学家纪念馆。他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睹物思人间感慨万千,并挥笔题词:“吴健雄是当代大实验物理学家,东南大学为她建造的纪念馆非常好。”表达了对这位杰出女性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

 2008年10月27日,杨振宁先生在东南大学讲座,大礼堂座无虚席)

2008年10月27日,杨振宁先生在东南大学讲座

2008年10月27日,东南大学大礼堂再度因杨振宁先生的到来而座无虚席。“这是我第三次来到东南大学大礼堂演讲,十分亲切。”他以《物理学的诱惑》为题,为年轻学子揭示科学探索的永恒魅力。他精辟地指出:“研究物理学的动力是好奇心,有了好奇心,钻研物理就不难了,而研究的结果常常可以改造人类的生产力,为人类带来福利。”他再度以吴健雄先生坚守实验、最终验证宇称不守恒的壮举为例,盛赞其追求真理、不计成败的科学精神,深深激励了在场每一位听众。报告中,他表达了对中国科学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做出了“中国人拿到诺贝尔奖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这一富有远见的预言。

2022年正值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学校举办吴健雄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彼时已近期颐之年的杨振宁先生,以最郑重的方式——亲自撰文,来表达他对吴健雄的敬意。在这份珍贵手稿中,他深刻剖析了吴健雄在几乎整个物理学界质疑面前,所展现出的“原则性的基础问题,当然绝对应该去研究,不计后果!”的非凡勇气与科学赤诚。这份由他签名、并通过《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作者江才健转赠东南大学的手稿,不仅是两位物理学大师精神对话的绝佳见证,更是杨振宁先生给予东南大学最为厚重的礼物,其上所承载的求真精神与“止于至善”的校训内核交相辉映。

回顾杨振宁先生与东南大学的交往历程,不仅是一段佳话,更是一部生动的育人教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初访,到新世纪的谆谆教诲,再到百廿校庆时的深情寄语,先生屡次莅临东南大学,以大师的智慧启迪后学,以长者的情怀关怀学校发展。他对吴健雄先生的始终如一的推崇,亦是对东南大学学术传统的无声褒奖。杨振宁先生在东大留下的思想火花与崇高精神,必将如星辰般永远闪耀,激励着一代代东大人秉承“止于至善”校训精神,在探索未知的科学征程上奋勇前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通讯员 孙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