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

孩子磨蹭背后或藏着急性子家长? 南京这所小学“家庭教育义诊”为爱“把脉”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5 17:24:00

“孩子作业磨蹭,问题可能出在急性子家长身上。”10月25日,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义诊”活动,为许多像李女士这样的家长带来了启发。这场以“回归觉悟的爱,‘育’见更好的你”为主题的活动,成为学校建校122周年最有温度的庆典。

现场直击:“一对一”精准把脉,直击家教痛点

清晨8点,校园内阳光遍洒,两排咨询台前气氛热烈。

“孩子一提笔就走神,写作业特别慢,怎么办?”家长李女士的烦恼,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义诊专家夏光清老师没有给出“鸡飞狗跳”的催促方案,而是开出了一剂“动静结合”的处方:“让孩子先跳绳5分钟,运动后的安静更高效。”

夏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慢性子”孩子的背后,常站着“急性子”家长。“家长的包办与反复督促,无异于提前责备,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这番分析让李女士豁然开朗:“说到我心坎里了!”

专家建议,用拥抱和击掌代替催促,将脑力与体力劳动交替进行,通过“可视化”的积极反馈,让孩子在成就感中主动进步。

名师微课:让阅读回归趣味,在生活中感受汉字芬芳

“写字和阅读哪个重要?”“不识字能开展阅读吗?”当天,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夏光清还为一年级家长们带来了一堂关于阅读的微课。

夏光清介绍,儿童的认知是整体的、诗性的。一个词比一个字有趣,一句话比一个词有趣,一首儿歌比一句话有趣,因此,字不要一个一个学,儿童识字一定要放在语境中和生活中去学习,将汉字的意义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汉字的芬芳。对此,陶行知先生也有论述:“教民众一定要趣味和意义揉一片。”“用教材只要有趣、有意义,生字多几个也不妨碍。”“教小学生读书认字的方法要一句一句地教,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

窗户是房子的眼睛、风会奔跑……这些都是儿童独特的“诗性逻辑”儿童文化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诗性逻辑。“儿童认知的第三个特征是游戏精神。因此家长可以把阅读变成小剧场,进行角色扮演,创意改编,可以用道具进行互动,也可以加点音乐进行朗诵……总之,父母要让阅读变得有趣。一旦孩子建立‘阅读=快乐’的认知,后续的识字、写作便会水到渠成。”

校长视角:家校共育,汇聚成长力量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狄成平在致辞中表示,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而是家庭与学校共同谱写的协奏曲。从2003年的广场咨询到2020年升级为“家庭教育义诊”,二十多年来学校已累计服务家长上万人次,破解教育难题百余项。

“家庭教育从来不是单向说教,而是一场家长与孩子相互成就的修行。”狄成平校长说,“我们坚信,当家长放下控制的焦虑,带着‘觉悟的爱’去陪伴,才能真正遇见更好的自己。学校的责任,正是搭建桥梁,让专家智慧与老师的经验转化为家长育儿的底气,让学校的努力,家庭的付出汇聚成托举孩子成长的力量。”

一场家庭教育义诊,为这所百年老校的校庆添上了温暖而深刻的注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