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

南林大师生走进响水“对虾工厂”:探秘现代化养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6 21:08:00

探访“虾工厂”、一年产出万吨对虾,科技赋能、养虾也能很“智慧”……近日,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生一行,走进盐城市响水县银宝富之源虾养殖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实践调研活动。师生们深入探访这座现代化对虾养殖基地,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劲脉动,探寻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

基地负责人向师生介绍,银宝富之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虽“年轻”却实力不俗——占地面积4500亩,总投资近1亿元,建有5000张高标准温棚,专注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企业采用“春秋两季”养殖模式,每茬养殖周期约100天,单棚产量高达2000斤,年总产量突破1万吨,产值约4亿元。不仅如此,基地还带动近500名当地群众就业,形成了一条集育苗、养殖、研发、销售与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基地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师生们走进标准化养殖塘口、水处理系统、育苗车间和包装物流中心,亲眼见证“养虾”背后的高科技。“我们采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配合水质智能监测与生态病害防治技术,实现对虾养殖的精准控制和环境友好。”技术人员介绍道。基地推行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也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产业共建,形成企业、农户与乡村的多方共赢。

“如何控制养殖成本?”“市场风险怎样应对?”“品牌建设有没有‘窍门’?”……同学们带着问题,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展开热烈交流。不少学生感慨,过去在课堂上学到的经济管理理论,在这里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一名参与调研的同学表示:“原来现代农业早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科技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全新业态。”

此次响水之行,是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推动“课堂+田野”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学院教师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将理论融入实践的能力,引导更多年轻人关注乡村、投身乡村。与此同时,学院也借此机会与地方龙头企业深化合作,为未来产学研协同创新打下基础。从实验室到虾塘,从课本知识到产业实践,南林大师生用脚步丈量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用专业与热情,为江苏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智慧与活力。兴新实践。

通讯员 齐蓓  尹申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