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

徐医大“医+”一站式学生社区“最懂青年”?江苏120名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实地寻答案!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13 21:00:00

11月12日,第275期江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徐州医科大学开展现场教学。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徐医大“医+”一站式学生社区在教育部动态评级中连续两年获评“A”级。本次全省120名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前来实地观摩与交流,深入调研和学习徐医大如何建设“最懂青年”学生社区。

7大功能区打造“5分钟生活圈”

设计规划都是细节

徐医大“医+”一站式学生社区共有7个功能区,分布在7栋宿舍楼一层,定位不尽相同。“i里办”社区服务中心是一间明亮的阳光房,提供学生证补办、宿舍报修、AI自助面试、雨伞租借、朗读亭等日常服务;知行社区是学习交流和文化展示空间;至成社区聚焦大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探索;跃动社区则是健身锻炼的好去处。此外还设有学生自习室、心灵驿站、创客空间等。学生预约之后,从宿舍出发5分钟内即可在社区内满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需求。

 学生宿舍直达“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

记者发现,徐医大“医+”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设计上处处体现巧思。例如,知行社区内有4个展览区,展架全部是磁吸的,后期只需更换展览板即可。此外,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辅导员蒋相杰还观察到:“多功能室都安装了活动门,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转换空间。并且多个区域都能同时使用的,在空间规划上紧贴学生需求。”

专家、教授“下沉”进社区

功能集中,打通社区育人“最后一米”

地方有了,下一步就是让同学们走进来。当日下午,在知行社区“青春会客厅”里,徐州医科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养老研究院院长赵世鸿正为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学生分享《大学》里的智慧。几排桌椅、一块屏幕、一张小圆桌,温馨亲近的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徐医大学工部副部长米燕燕表示:“学校党委持续推进‘党建进社区’,举办‘书记面对面’‘党员先锋讲堂’等活动。我们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劳模工匠、‘五老’来这里和青年学生面对面。教授们走进社区,在文化浸润式的场景里和同学们交流、谈心,努力打通社区育人的‘最后一米’。”

除党团活动室外,徐医大“医+”一站式学生社区各类功能区的集中布局,也将“五育”自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徐医大麻醉学院团队获得国赛特等奖。这支从“医+”一站式学生社区“创客空间”走出的队伍,再次把最高奖捧了回来。团队成员周晨蕊说:“整个备赛期间,无论是专家辅导、赛前动员还是经验分享,都是在‘医+’一站式社区‘创客空间’进行的。两间功能室,一间用来讨论准备,另一间模拟赛场进行路演演练。”据悉,近年来,徐医大获得多项“挑战杯”国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奖等国家级赛事的最高奖项。

 多功能区

学生“主理人”参与日常运营

社区服务听学生的

在徐医大“医+”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不仅是使用者,更是建设者与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学生以“主理人”身份参与社区运营,为社区注入青春活力。学生主理人张欣瑶告诉记者,她和团队成员负责社区日常管理、活动策划与宣传展示。“从展区布置到活动组织,都由我们自主设计推进。学校充分信任我们,也支持我们大胆尝试。”

 我爱徐医文化墙

学生主理人制度的推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促进了社区功能的持续优化。“同学们的需求,我们最懂。”张欣瑶表示,“我们会定期收集意见,反馈给学校,推动社区服务不断贴近大家真正的需要。”

“新一代的大学生个性鲜明、主体意识强,我们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希望能用最短的距离满足同学们的生活需要。”米燕燕表示,学生是社区的主人,学校组建“学生主理团”,引导学生在深度参与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少年志编辑  刘梦琦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