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在中国药科大学颁发 12位专家学者获奖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3 10:45:00
11月22日,“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第十八届颁奖大会”在中国药科大学举行,12名在生物医药领域作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荣获本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教授,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终身教授曹义海获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获临床医学奖;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海军获生命科学产业化奖。丁璟珒、王迪、严建兵等8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生命科学创新奖。
![]()
中国药科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君表示,以谈家桢先生名字命名的生命科学奖举办18届以来,已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奖项,持续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发展,不断鼓舞着广大生命科学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他期待与院士、专家和企业家朋友们深化合作,共同破解生命科学“卡脖子”难题,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增进人类健康福祉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饶子和院士介绍,“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科技奖项。十八年来,该奖项已发展成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学术奖项之一,在激励原始创新、发掘青年英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刚刚揭晓的两院院士遴选中,有10位院士曾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在这十八届中,累计38人在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后获聘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奖者代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发表获奖感言。严建兵说,作为农业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名科研工作者,自己深受谈家桢先生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的感召,始终秉持着追求让全体中国人民“吃得饱”,努力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奋斗目标,坚持用科技力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他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农业科技创新,同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培养下一代青年科技人才事业上,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夯实人才根基。
![]()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大会承办权移交仪式。大会承办权由中国药科大学交给下一届承办单位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袁正宏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与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完成交接。
第十七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表示,大会旨在呼吁并推动将生命科学领域的原创发现转化为能治疗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弥补当前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之间的脱节。中国药科大学将组建专业化队伍,致力于承接全国乃至全球的原创成果,发展颠覆性疗法。郝海平期待,并通过促进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研发及产业化的多学科交叉与全链条协作,为国家原始创新和青年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主题报告环节,卢煜明、曹义海分别上台作了题为《无创产前检测和癌症筛查:从梦想到现实》《血管和疾病》的报告。两位重量级获奖者带来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学术分享。两场报告既有科学探索的深邃思考,又有服务人类健康的现实关怀,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反响与深入讨论。
通讯员 吴旻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摄影 崔嘉跃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