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

“真正的成长源于与强者的交锋!”这场讲座揭秘苏东坡与王安石对年轻人的成长启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26 11:17:00

11月25日,《寻游东坡十八城——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情仇对年轻人成长的启示》专题讲座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讲座特邀杭州市东坡研究会副会长、作家夏效鸿担任主讲,引领师生穿越千年时光,走进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深入解读他与王安石之间那段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渊源,为年轻一代理解何为真正的成长,以及如何与不同的声音共处,提供了历史答卷。

夏效鸿教授以“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开篇,迅速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他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与生动的人生片段,梳理了苏轼从19岁娶妻到66岁病故的生命轨迹,勾勒出其“大起大落”的人生图景。同时,他也系统介绍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与文学家的多重身份,以及后世对其毁誉交织的历史评价。

讲座中,夏教授重点讲述了苏轼与王安石之间“从对手到知己”的转变过程,通过“改诗”“三峡取水”等经典故事,展现了两人在才学、性格与政治立场上的碰撞与交融。尤其引人深思的是,苏轼在王安石逝世后所写的《王安石赠太傅》中,对其初心与才华的高度肯定,体现了超越立场的尊重与理解。

“真正的成长源于与强者的交锋,一个伟大的对手远比平庸的盟友更能成就自己。”从苏东坡与王安石的交往中,夏教授进一步提炼出对当代年轻人的深刻启示。他表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五种人: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家人支持、小人监督和敌人成就。“其实这里的敌人,指的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他指出,人生的精彩不在于永远正确,而在于拥有从逆境中淬炼精神的韧性,以及不盲从于权威的独立思考与操守。“不必用固定的眼光审视他人,也不应被一时的成败定义,因为才华是超越际遇的永恒通行证。”

“从公已觉十年迟”,苏轼与王安石的精神对话跨越时空,依然照亮今人前行的路。夏效鸿教授作为《寻游东坡十八城》的作者,长期致力于苏东坡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他以深厚的学养与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将历史人物的生命智慧与当代青年的精神成长紧密结合,引发听众共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